[发明专利]原位合成纳米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0848.6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7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得全;李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顺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合成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上载载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银是一种粒径在100纳米以内的颗粒、线状或者片状纳米材料。与传统的银粉末材料不同,这种材料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受到重视。一般多用还原剂和表面修饰剂来获得纳米银和控制纳米银的大小。纳米银的大小直接影响纳米银的应用特征。而将纳米银牢固的上载或粘接于载体上是纳米银应用的关键所在。
目前纳米银被广泛用做消毒抗菌材料,也可做导电浆料。一般纳米银作为抗菌材料和导电浆料多用化学还原方法。作为抗菌和抑菌材料,主要是通过化学还原方法或者电解方法得到纳米银胶体。这种胶体可以直接或者稀释后用于杀菌或者抑菌处理,也可以用于相关纳米银产品,如掺纳米银的塑料制品、掺纳米银的纺织品及其掺纳米银的涂料等。将纳米银上载载体材料时,纳米银是附着在载体之上的。由于载体表面纳米银浓度的限制,将导致单位质量的纳米银的抗菌能力大大下降。虽然也可以将纳米银胶体通过粘接剂粘接于有关载体表面,但受载体表面化学性能所限,导致纳米银的附着力很弱,使得单位质量纳米银的抗菌抑菌能力下降。
此外,虽然可以通过将纺织品进行表面处理(如通过表面处理剂处理)而提高纺织品表面的纳米银上载量,但其纳米银的附着力仍然有限,不能满足纳米银纺织品的多次常规洗涤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银上载于不同载体的原位合成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原位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用水和酒精将载体清洗干净后干燥,对干燥的载体进行预处理,使载体表面获得羟基和羧基,再将所述载体放入氨基硅烷的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浸泡,使载体表面获得氨基;
步骤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载体浸渍在银离子溶液中,使所述载体表面吸附银离子;
步骤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载体浸渍在还原剂中,使载体表面的银离子还原成中心纳米银粒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等离子体放电法或酸碱腐蚀法使载体表面获得羟基和羧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体为全棉织物或海绵或尼龙网或铝片或陶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的氨基硅烷的无水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2~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全棉织物在氨基硅烷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00~110分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的银离子溶液浓度为0.2~20mmol/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经过步骤1处理的全棉织物在银离子溶液中浸渍时间为5~6分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或水合肼或氨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的强还原剂的浓度为8~12mmol/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经过步骤2处理的全棉织物在还原剂中浸泡的时间4~5分钟。
氨基硅烷在无水乙醇中水解生成硅醇,硅醇与载体表面的羟基和羧基结合脱水,从而氨基硅烷牢牢附着在载体表面上,使得载体表面获得氨基;氨基与银离子的相互作用使得银离子牢固附着在载体表面;银离子被还原成银原子,因氨基带有高密度的负电荷,增加了载体表面的电荷密度,使得银原子在载体表面的迁移速度受限,还原的银原子只能在受阻的载体表面生成较小的纳米银粒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得到的产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一得到的产品经过50次国家标准洗涤后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一得到的产品经过50次国家标准洗涤后被洗涤下了的纳米银粒子透射电镜照片;
图4为以全棉织物为载体时载体上纳米银的上载量与硝酸银溶液的浓度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顺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顺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0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