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标准全兼容四代移动射频前端宽带低噪声放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90770.8 | 申请日: | 2012-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里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F1/26 | 分类号: | H03F1/26;H03F3/45;H04B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天津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 兼容 移动 射频 前端 宽带 噪声 放大 装置 | ||
1.多标准全兼容四代移动射频前端宽带低噪声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端输入差分输出噪声抵消型低噪声放大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单端输入差分输出噪声抵消型低噪声放大器配合连接的跟踪滤波器品质因数增强电路及AB类模块;其中:
所述单端输入差分输出噪声抵消型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利用信号和噪声相位的相反,使噪声抵消,使信号互补相加;
所述跟踪滤波器品质因数增强电路,用于通过调整负跨导提高输出腔体的品质因数达,得到最佳的带外干扰滤波效果;
所述AB类模块,用于使电流模式放大器不饱和,以应对较强的带外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标准全兼容四代移动射频前端宽带低噪声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输入差分输出噪声抵消型低噪声放大器,至少包括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LNA/ VGA;
与所述跟踪滤波器品质因数增强电路相匹配,还设有跟踪滤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标准全兼容四代移动射频前端宽带低噪声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LNA/ VGA内部,设有噪声抵消型class A放大单元(Main);
所述噪声抵消型class A放大单元的输出端OUTp和输出端OUTn的噪声相位相同,互相抵消,所述LNA的噪声抵消公式为:
;
其中, 和 为输入器件M1和M2的跨导值, 和 为电感L1和L2在工作频率 的有效阻抗;该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可以表达为:
;
其中, 为器件通道热噪声系数,为了减小 对NF的影响,设计 > ,同时 >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标准全兼容四代移动射频前端宽带低噪声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LNA/ VGA内部,设有单端输入差分输出的class A放大单元(Main);所述class A放大单元,经由M1主要信道的信号和经由M2的辅助信号在输出端OUTp和OUTn,相位相反,互补增强;和/或,
在所述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LNA/ VGA内部,还设有分别与class A放大单元连接的class AB模式放大单元,所述class AB放大单元、class A放大单元,与跟踪滤波器依次配合连接;所述class AB放大单元,与峰值探测器配合使用,应对带外干扰,当峰值探测器感知到带外大信号时,打开电流模式的AB放大器,使放大器不至饱;和/或,
在所述的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LNA/ VGA内部,设有增益控制单元VGA;所述VGA,通过接收由基带处理器BBIC来的信号GC和GCB,来控制低噪声放大器的级联器件M3、M4、M5和M6的导通和断开,来完成增益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标准全兼容四代移动射频前端宽带低噪声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跟踪滤波器内部,设有片内Q值矫正单元;
所述片内Q值矫正单元,包括LNA、滤波模块、本振产生器、比较器与数字矫正中央控制器;其中:
在矫正状态时,所述LNA的输出端,分别与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本振产生器的输出端与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数字矫正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数字矫正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滤波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标准全兼容四代移动射频前端宽带低噪声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跟踪滤波器内部,还设有与片内Q值矫正单元配合连接的Q增强量调节单元;
所述Q增强量调节单元,包括用于字编程控制的- 模块;通过- 模块,根据不同的频段,设置不同的- 值,使Q增强量 的调节公式为:
;
其中, 为输入器件Mn的跨导值,输出腔有效阻抗 , 为Q的有效值, , 为调节的频率, 为电感的寄生电阻,n为自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里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里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07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极性蓝光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机床和换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