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霜霉病的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0072.8 | 申请日: | 201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毓平 |
主分类号: | A01N55/04 | 分类号: | A01N55/04;A01N47/38;A01N47/26;A01N47/24;A01N43/653;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霜霉病 杀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剂,特别涉及一种防治霜霉病的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学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病虫草害常年发生面积大约4亿m2,每年需生产和使用农药80万吨,农药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目前在黑莓等产品的种植中,霜霉病的发生率很高,但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导致产量下降,市场急需一种提高产品产量的农药。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防治霜霉病的杀菌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治霜霉病的杀菌剂,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三苯基醋酸锡20-30份、氯啶菌酯20-30份、菌科清10-30份、异菌脲15-25份。
上述防治霜霉病的杀菌剂,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三苯基醋酸锡25份、氯啶菌酯25份、菌科清20份、异菌脲20份。
上述防治霜霉病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取三苯基醋酸锡、氯啶菌酯、菌科清、异菌脲四种农药,加农药乳化剂600#制成乳剂。
上述的防治霜霉病杀菌剂在制备防治霜霉病杀菌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杀菌剂在防治水果、小麦、水稻、蔬菜的常见病方面的应用,具体防治的病害包括:黑莓、葡萄、西瓜的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辣椒、蔬菜的白粉病、立枯、霜霉病、炭疽病等。
本发明中的三苯基醋酸锡、氯啶菌酯、菌科清、异菌脲,均为化学农药,组合后具有显著灭菌的功效。
本发明杀菌剂的优选施用方法:本发明杀菌剂的施用以预防作物病害为主要目的,将制备好的杀菌剂稀释600-800倍,根据不同病害种类和植株大小确定单位面积的施用剂量,一般为每亩施用30-40g本发明杀菌剂。
本发明植物杀菌剂对上述水果、小麦、水稻和蔬菜的常见病害防治效果显著,下面以本发明杀菌剂防治黑莓霜霉病为例,说明本发明防治植物病害的效果。
一、实验对象:黑莓霜霉病
二、实验方法:
实验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某农田。
实验材料:按照下述实施例2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杀菌剂,即取三苯基醋酸锡25kg、氯啶菌酯25kg、菌科清20kg、异菌脲20kg,加农药乳化剂600#制备成乳剂。
实验分组:在田间随机选择20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4m2,将该20个小区随机分为5组,4个小区一组,每组分别施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杀菌剂30g/亩(A),35g/亩(B),40g/亩(C),5%的三苯基醋酸锡喷洒82g/亩(D),5%的氯啶菌酯喷洒72g/亩(E)和清水(F),于田间开始发病时施药,每隔7天喷施一次,共施4次,喷药量根据设计浓度每个组以喷药叶片药液滴下为止。
实验观察方法:最后一次施药后7天进行调查,每小区内调查100片叶,分五级记载发病率及病级,并计算每组的4个小区病情指数(病指)及防治效果均值。防治效果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指一处理区病指)/对照区病指x100
三、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杀菌剂防治黑莓霜霉病的效果平均值
从表上中可见,本发明杀菌剂对黑莓霜霉病有较好防效,特别是以40g/亩的施用量施用时,其防效显著好于单独使用三苯基醋酸锡或氯啶菌酯,产生了良好的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制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表2 各实施例所需原料重量份数,单位: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毓平,未经卞毓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0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