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弧套片自动化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0025.3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6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梁超;黄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展维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 自动化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元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圆弧套片是换热器的主要换热元件之一,在换热器领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圆弧套片加工工艺方法是将套片冲制成方形,然后再用方形套片冲制成圆弧形,整个加工过程是分多工序和人工来完成,其效率低,费工费时,成本高,而且套片在转序过程容易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将高速冲床与圆弧套片级进模组合形成的圆弧套片自动化加工工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1、圆弧套片自动化加工工艺,包括制作圆弧套片的铝箔基板,该铝箔基板由高速冲床自动输送至圆弧套片级进模,该圆弧套片级进模与所述高速冲床配合对铝箔基板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加工:
(1)定位铝箔基板;
(2)利用起泡子模在铝箔基板上进行预拉伸;
(3)利用冲孔拉伸子模对预拉伸的铝箔基板进行冲孔,并对孔周边进行拉伸;
(4)利用翻边子模对孔周边进行翻边;
(5)利用边切子模对铝箔基板进行宽度裁切;
(6)利用机械手按步距将铝箔基板输送至圆弧切子模;
(7)利用圆弧切子模对铝箔基板的长度进行裁切;
(8)将通过圆弧裁切的基板输出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圆弧套片级进模包括基模底板,所述起泡子模、冲孔拉伸子模、翻边子模、边切子模、圆弧切子模安装在该基模底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圆弧套片加工达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圆弧套片成品精度高,提高了换热器的装配效率;
3、圆弧套片外观较美观,不易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的加工工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圆弧套片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至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圆弧套片加工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将铝箔基板1由高速冲床输送至圆弧套片级进模2,该圆弧套片级进模与所述高速冲床配合,其是利用高速冲床本身具有的自动放料机构及冲裁过程的准确喷气系统,与圆弧套片级进模2发生联动,从而实现自动化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1)定位铝箔基板,可在基模底板21上设置定位块22将铝箔基板固定定位,也可通过其他定位装置实现;
(2)铝箔基板定位后,利用起泡子模23在铝箔基板上进行预拉伸,使基板上成型数个凹陷;同时还可在各凹陷间拉伸成型数个凸起131,以增大圆弧套片的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3)利用冲孔拉伸子模24对步骤(2)中的每一个凹陷进行冲孔11,并对孔11周边进行拉伸;冲孔拉伸子模是由冲头和拉伸头组成的复合模,它是利用冲头将凹陷处冲出孔后,再通过拉伸头将孔的周围进行拉伸,从而使孔周围得到一定高度的围边;
(4)孔周边形成围边后,利用翻边子模25将围边进行翻边处理,使圆弧套片更美观,安装更方便;且成型的翻边12可使装配的两相邻的圆弧套片13保持固定的距离;
(5)利用边切子模26对基板进行宽度裁切;
(6)利用机械手27按步距将裁切的基板输送至圆弧切子模28,所述步距是沿基板长度方向上的孔与孔之间的距离;
(7)利用圆弧切子模对基板的长度进行裁切。在裁切时,应在保证步距和圆弧的直径对应的前提下利用圆弧切刀将铝箔基板进行裁切。在本发明中,应按照步距的长度设计不同直径的圆弧切子模,使圆弧套片两端的圆弧位于同一圆周上,且圆弧套片上对应的孔应以该圆周与圆弧套片长度方向垂直的直径呈对称分布。在实施过程中,圆弧切子模可采用柱销定位,以方便更换,且圆弧切子模的冲裁时机由高速冲床的准确喷气系统联动完成。
(8)将通过圆弧裁切的铝箔基板输出,形成成品,即圆弧套片13。
通过上述步骤,可使圆弧套片加工达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圆弧套片外观较美观,不易损伤,成品精度高;将其装配至换热器时,可提高效率,进一步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中,所述圆弧套片级进模包括基模底板,所述起泡子模、冲孔拉伸子模、翻边子模、边切子模、圆弧切子模安装在该基模底板上,各子模都是相对独立的模具,生产制造简单方便,它们之间是通过定位销来确定各子模的相对位置,以保证子模间的关系对应。
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展维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展维热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0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网关装置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 下一篇:光模块的控制方法和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