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工艺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9932.6 | 申请日: | 201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丰;王宝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鼎信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F28C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2418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失 模热砂 余热 回收 利用 工艺 及其 设备 | ||
1.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初级热量回收,消失模铸造产生的热砂流经第一换热装置,与第一换热装置内的热工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热工介质;
(2)初级热量利用,将被热砂加热后的热工介质输送到相应的工作车间的散热装置内,用于提高工作车间的室温;
(3)热工介质循环使用,将散热装置内经过散热后的热工介质重新输送到第一换热装置内循环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工艺,还包括下面的步骤:
二级热量回收与利用,将从第一换热装置排出的热砂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与第二换热装置内的热工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第二换热装置的热工介质输送到指定设备内。
3.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消失模铸造产生的热砂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与相应的工作车间的散热装置通过热工介质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设有循环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包括集热器,所述集热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集砂箱,所述集砂箱包括箱壁,所述箱壁形成容纳腔,所述箱壁上方形成进砂口,所述箱壁的下方形成出砂口,所述出砂口的面积小于所述进砂口的面积,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由若干换热单元组装而成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单元之间有间隙,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相互平行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设有进液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设有出液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方向与所述出液管的出液口方向相反;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所述换热单元,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
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连接散热装置与第一换热装置之间的循环水泵。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和第一换热装置排出的热砂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换热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包括液浮式换热器,所述液浮式换热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安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滚筒,所述滚筒的一端设有进砂口,另一端设有出砂口,所述滚筒内设有使砂由进砂口向出砂口移动的推进机构,所述滚筒的下方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装有液态的热工介质,所述滚筒底部浸设于所述热工介质内,所述冷却箱上设有控制液位和热工介质温度的温液控制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接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上设有除尘装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内设有根据热砂温度向热砂喷水降温的自动喷淋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喷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向热砂喷水的雾化喷淋头,所述雾化喷淋头连接水源,还包括根据进砂口处热砂的温度开启或关闭所述雾化喷淋头的第一温控开关,所述第一温控开关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滚筒的进砂口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失模热砂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液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上的冷却箱进液口和冷却箱出液口,所述冷却箱进液口上设有根据热工介质的温度开启或关闭所述冷却箱进液口的第二温控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鼎信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潍坊鼎信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9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位全减器逻辑关系演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息记录及信息提醒工具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