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9408.9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郑国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毒性 试验 微流控 芯片 系统 | ||
1.一种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芯片系统由两个基本单元构成,
第一个基本单元为微流控芯片,由污染物添加单元和微藻培养单元构成;
第二个基本单元为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设计为上、下两层正方形芯片结构;上层为盖片,具有微通道、细胞接种入口、污染物蓄液池和废液出口;下层通过软刻蚀技术产生污染物流路通道和微藻培养室。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使用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室与污染物流路通道之间通过微通道连通。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的深度为2微米~5微米。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由外接微量注射泵以连续倒退抽取的方式维持污染物的平行、持续供给。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注射泵与微流控芯片上层的废液出口处相连。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单元同时也做为微藻实时观测单元,可同时实现各种类型微藻的培养和微藻运动性响应的检测功能。
9.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藻毒性试验的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微藻运动性为生物效应指标,通过对芯片上污染物不同作用浓度以及相应条件下微藻运动性参数的分析,判定水体污染物生物的毒性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4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