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雷片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9106.1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伊左林;胡纯军;廖玉珍;吴靖;唐建明;毛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雷片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贝雷片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贝雷片的贝雷片固定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贝雷片施加压力的施压装置、用于检测贝雷片的构件位移的位移传感器(4)、用于检测贝雷片所受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4)和用于检测贝雷片应变的应变传感器(3),还包括对位移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14)和应变传感器(3)的输出量进行采集的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根据采集到的输出量控制施压装置对贝雷片施加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贝雷片固定装置(2)包括底座(205),底座(205)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架(201)和活动支架(202),固定支架(201)侧边设置有与贝雷片的阳头连接的阳头固定头(203),活动支架(202)侧边设置有与贝雷片的阴头连接的阴头固定头(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千斤顶(5)、多路分油器(10)、电动泵站(9)和油泵控制单元(8),油泵控制单元(8)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4)设置在多路分油器(10)内,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7)和主控单元(6),还包括分别与主控单元(6)连接的存储单元(11)、输入输出单元(12)和显示单元(13),数据采集单元(7)分别与位移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14)和应变传感器(3)连接,数据采集单元(7)和主控单元(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贝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7)包括单片机(701),还包括分别与单片机(701)连接的压力采集单元、位移采集单元和应变采集单元,压力采集单元与压力传感器(14)连接,位移采集单元与位移传感器(4)连接,应变采集单元与应变传感器(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贝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采集单元包括电流/电压转换单元(15)和第一A/D转换器(16),电流/电压转换单元(15)将压力传感器(14)的输出量进行转换后传送到第一A/D转换器(16),第一A/D转换器(16)与单片机(701)连接;所述的位移采集单元包括整形单元(17),整形单元(17)将位移传感器(4)的输出量进行转换后通过RS485接口传送到单片机(701);所述的应变采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通道转换单元(18)、精密放大单元(19)、滤波单元(20)和第二A/D转换器(21),通道转换单元(18)与应变传感器(3)连接,第二A/D转换器(21)与单片机(7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贝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控制单元(8)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单元(801)、继电器(802)和交流接触器(803),驱动单元(801)与单片机(701)连接,交流接触器(803)与电动泵站(9)连接。
7.一种贝雷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测点,设置千斤顶(5)到预定施加负载的位置,将被测贝雷片安装到固定支架(201)和活动支架(202)上,安装位移传感器(4)和应变传感器(3)在设定的被测点,安装压力传感器(14);
步骤2、控制千斤顶(5)逐级给被测贝雷片加载负荷,在加载负荷的同时读取位移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14)和应变传感器(3)的数据,若在逐级加载负荷的过程中被测贝雷片损坏,则停止测试;若加载负荷到最高级后被测贝雷片未被破坏,则停止试验,卸载被测贝雷片;
步骤3、通过步骤2中记录的位移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14)和应变传感器(3)的数据并结合被测贝雷片的几何现状、磨损状况、锈蚀程度和出厂参数,参照贝雷片等级评定标准对被测贝雷片进行分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贝雷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贝雷片横向放置,测点包括测点A、测点B和测点C,测点A设置在第三腹杆(106)和第二腹杆(105)构成的菱形角在下弦杆(102)上的拼焊处,测点C设置在第一腹杆(104)和第四腹杆(107)构成的菱形角在下弦杆(102)上的拼焊处,测点B设置在竖杆(103)在下弦杆(102)上的拼焊处,千斤顶(5)分别设置在测点A、测点B和测点C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1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