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稳态拉绳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9012.4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强;张富正;王海山;郑献峰;盛小方;胡波;李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辰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7/06 | 分类号: | H01H17/06;H01H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稳态 拉绳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绳开关,尤其是一种双稳态拉绳开关。
背景技术
拉绳开关一般可分为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自动复位指在动作后能自动回到初始状态,手动复位是指在动作后有自锁装置能保持在操作位置,需要手动操作复位手柄而使其返回初始位置。现有的手动复位拉绳开关一般在拉杆径向位置延伸一个手动自锁机构,这个手动自锁机构包括锁杆、锁扣弹簧和手动头座,通过按压手动头座,使锁杆进入拉杆上的锁槽完成拉绳开关的操作状态的锁定。当拉动手动头座,拉杆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与锁杆相错,同时,锁扣弹簧压缩蓄能,一旦释放手动头座,锁杆回复到初始位置,拉绳开关完成解锁。这种手动复位式拉绳开关的手动自锁机构设置于拉绳开关的本体上,需操作人员跑到拉绳开关的安装点完成自锁机构的操作,换言之,即不能实现在现场沿线任意处锁定或解锁拉绳开关的状态,体现拉绳开关的价值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真正在现场沿线任意处操作拉绳开关,实现设备停机锁定与解锁的双稳态拉绳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双稳态拉绳开关,包括壳体、盖、微动开关、电缆防水接头、头盖和一端设有拉环的拉杆,所述的拉绳开关还包括上弹簧支持、弹簧、下弹簧支持、定位件、换位件、转动杆、第一卡簧和第二卡簧,所述的拉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的头盖、所述的上弹簧支持、所述的弹簧、所述的下弹簧支持、所述的定位件、所述的换位件和所述的转动杆的通孔,与所述的微动开关的顶杆接触,通过所述的第一卡簧和所述的第二卡簧将所述的转动杆固定于所述的拉杆的轴向位置上,所述的转动杆设有突起部,所述的定位件的底部外沿设有挡止部,相应的,所述的换位件的底部内壁间隔地配合有凹槽和导向体,所述的导向体上设有锁位槽,所述的突起部位于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突起部还可与所述的挡止部配合,移动到所述的锁位槽并卡位。
特别地,突起部是具有上斜面和下斜面的多边体,与之相配合地,所述的挡止部上依次首尾相接、均匀地开设斜槽,所述的斜槽的斜面与所述的上斜面平行,所述的凹槽和所述的导向体间隔均匀,所述的导向体上具有导向斜面,所述的下斜面和所述的导向斜面平行。
特别地,所述的锁位槽呈楔形。
特别地,所述的双稳态拉绳开关设有自攻螺钉,所述的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的头盖、所述的定位件、所述的换位件和所述的壳体上端的螺钉孔并固定。
特别地,头盖的内上壁和所述的上弹簧支持配合的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换位件和所述的壳体配合的位置设有第三密封圈。
特别地,所述的定位件和所述的换位件配合的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因为定位件设有挡止部,换位件设有供转动杆一通一止的凹槽和导向体,在拉动拉环时,转动杆的突起部在定位件和换位件形成的圆环柱体的内表面上转动一定角度,松动拉环,转动杆的突起部即可依次间隔地落入凹槽或导向体。如此,当在现场沿线任意处操作拉绳开关的拉绳时,即可实现自锁机构的锁定或解锁,这种双稳态拉绳开关在紧急情况下操作方便,能可靠保证现场生产安全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稳态拉绳开关的半剖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稳态拉绳开关中定位件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稳态拉绳开关中定位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稳态拉绳开关中换位件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稳态拉绳开关中换位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稳态拉绳开关中转动杆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稳态拉绳开关中转动杆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稳态拉绳开关中转动杆的突起部沿定位件和换位件构成的圆环柱体的内表面上顺时针循环运动(从拉环起向电缆防水接头看)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1、拉环;2、拉杆;3、头盖;4、第一密封圈;5-1、上弹簧支持;5-2、下弹簧支持;6、弹簧;7、第一卡簧;8、第二密封圈;9、定位件;91、斜槽;92、挡止部;10、换位件;101、导向体;101a、锁位槽;101b、导向斜面;102、凹槽;11、转动杆;111、突起部;111a、上斜面;111b、下斜面;12、壳体;13、微动开关;14、电缆防水接头;15、盖;16、螺钉;17、自攻螺钉;18、第二卡簧;19、螺钉孔;20、通孔;21、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辰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辰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高频金属基电路基板
- 下一篇: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