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9006.9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明;孟曼利;梁文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B64D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高温 管路 绝热 套管 上线 传感器 安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安装技术,涉及一种线式传感器在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的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国产飞机不在高温管路上探测管路泄漏,但是沿着高温管路走向布置线式传感器已经被证明是防止高温泄漏气体危害飞机的有效方法。国外客机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支架平台一般是与包覆高温管路的绝热套管本身一体化模具制造。这种安装方式在每一段绝热套管都要使用一套模具,模具多且复杂,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置灵活、拆装方便的线式传感器在飞机高温管路上的安装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机构,其包括用于固定线性传感器线体的线体安装支架和用于固定端头的端头安装支架,其中,该线体安装支架包括卡箍、衬套、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以及螺栓螺母,其中,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为连接固定在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的中空框架结构,所述用于包覆固定传感器线体的衬套由卡箍夹紧,再由螺栓螺母锁紧固定在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上;
所述端头安装支架包括长孔卡箍、锁紧螺母、端头非金属安装支架、螺栓螺母垫圈,其中,所述端头非金属安装支架包括与高温管路绝热套管表面相匹配,并与高温管路绝热套管相连的底部,以及设置在底部上的固定条,所述长孔卡箍由相互垂直的底边和侧边构成,其中,侧边上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传感器端头,底边通过螺栓螺母垫圈与固定条连接固定。
所述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和端头安装支架底部均具有与高温管路绝热套管相匹配的弧度。
所述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和端头安装支架底部向下设置有用于插入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固定孔的定位柱,并由耐高温胶水粘结固定。
所述长孔卡箍侧边开设有用于线性传感器端头穿过凸台,该凸台为双层台阶孔结构,以侧边为基准,第一层台阶孔为圆孔,第二层孔为六方孔。
长孔卡箍侧边还设置有用于保险丝固定的保险孔。
所述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和端头安装支架材料与高温管路绝热套管材料一致。
线体走向改变通过线体安装支架中卡箍安装角度的改变而实现。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效果: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温管路上传感器的灵活布置,同时又避免了在高温管路上直接焊接支架带来的对高温管路性能的影响。该发明适合沿管路布置的线式传感器,其优点是布置灵活,既实现了在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的可靠固定,又可通过调整卡箍的布置方向,来实现线体走向的局部调整,从而消除了线式传感器在实际安装中由于安装误差及对其它管路、设备的避让所造成的的长度误差积累。其端头安装固定使用的自制长孔金属卡箍保证了六角式金属端头的安装固定,在对安装长度调整的同时,又可以使回路可靠接地。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可以和飞机上已有的绝热套管灵活组合使用。支架与绝热套管分离制造的模式避免了一体化设计所带来的模具多且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机构线体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机构端头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5中长孔卡箍A-A截面的剖视图,
其中,1衬套,2螺栓螺母,3卡箍,4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5传感器线体,6传感器端头,7螺母,8端头非金属安装支架,9长孔卡箍,10螺栓螺母垫片,11包覆高温管路的绝热套管,12定位柱,13保险孔,14长孔卡箍底边,15长孔卡箍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线式传感器在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安装时,由于线体较长,其中部线体以及两端端头均需要进行固定。
图1,本发明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机构包括用于固定线性传感器线体的线体安装支架和用于固定端头的端头安装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粉燃烧器
- 下一篇:锌液净化后所得滤渣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