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钢复合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7997.7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赵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佳丽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C22C30/06;C23C2/06;C23C2/02;C23C4/04;C23C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铜钢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作为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及应用中起主导作用。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金属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金属材料已无法满足这些需要。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为满足制造特殊工程结构性能的需要,必须使用十分昂贵的有色金属和其它稀有金属材料。为了使金属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所具有的性能,其方法之一就是把性能不同的材料加以组合制成复合材料。
铜/钢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铜的独特性能,而且还具有钢的强度和机械性能,从而获得防腐蚀、抗磨损、导电导热性优良、美观、成本低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使零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比单一的铜材料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不易变形,提高了承载能力。以铜/钢复合材料代替铜金属,应用于生产实践,可以节省大量的铜资源,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热轧和冷轧复合法制备铜钢复合材料。
热轧复合法是将被复合的金属坯料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轧制变形,受热和力的共同作用而使不同金属进行结合的一种工艺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热轧复合作为固相结合的一种常用复合方法,其工艺过程一般包括3步:首先进行结合表面的清理,包括去油、去氧化膜。使待结合面保持清洁;然后进行初结合,通过高温轧制令组元金属发生共同塑性变形,从而使两组元金属的接触表面达到原子问的距离,进而形成有效结合点,此时双金属之间能够形成机械结合;最后进行扩散热处理,又称为热烧结,在该过程中通过原子的扩散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热轧复合法的优点是对轧机的要求不高,容易得到大张复合板,缺点是工艺复杂,产品的厚度及层厚比较难以控制。
冷轧复合包括“表面处理一常温下冷轧复合一扩散退火”为主要过程的生产工艺。与热轧复合法相比,冷轧复合时的首道次变形量要更大,一般要达到60-70%,甚至更高,但冷轧复合法可以实现多种组元的结合,并且可以生产复合带卷,尺寸精确,效率高,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虽然冷轧复合法早在50年代即已用于工业生产,但在用于铜/钢复合材料的生产时却未获得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是铜及其合金的基体和氧化物都具有良好的塑性,冷轧复合时,坯料虽经钢丝刷清理且首道次变形量达到70%其表面也不出现裂口,结果是坯料以原始表面带着薄的氧化膜被挤入钢的裂口与钢复合(进一步增加首道次变形量又受到轧机能力的限制),因此结合十分脆弱,结合强度低且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铜钢复合板材生产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铜钢复合板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钢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包括以下组分:
2700~4500重量份的Fe, 2000~3000重量份的Cu,
6~8重量份的Zr, 25~50重量份的Zn,
5~30重量份的Al, 10~40重量份的Fe,
0.5~1重量份的Si, 0.4~0.8重量份的Mo,
其中,所述铜钢复合板材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1)表面清理
选取适合加工面积的厚度为2-2.5mm的钢板、厚度为1-1.5mm的铜板,对钢板、铜板的进行表面清理,用5 -10%NaOH水溶液在80℃浸泡20min,再用10%HCl水溶液酸洗约10min,最后用钢丝刷清理待复合表面的氧化皮,钢丝刷在使用前先进行碱洗;
2)毛化处理
使用打磨机对上述经过步骤1)处理的表面进行纵向打磨金属表面,使用型号为P100的砂带对钢板待复合面进行打磨,使用型号为P80的砂带对铜板待复合面进行打磨,使得钢表面粗糙度为75~95μm,铜表面粗糙度为85~105μm;
3)喷涂结合层
通过浸镀或喷涂方式,在经过步骤2)处理过的所述钢板、铜板的待复合表面上分别镀上一层合金镀层,所述镀层的厚度为4~8μm,而且所述合金镀层中含有以下组分:
6~8重量份的Zr, 25~50重量份的Zn,
5~30重量份的Al, 10~40重量份的Fe,
0.5~1重量份的Si, 0.4~0.8重量份的Mo
4)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佳丽,未经赵佳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方法
- 下一篇:造纸用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