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压力机的飞轮与螺杆的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7247.X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桂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锻压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B30B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1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压力机 飞轮 螺杆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螺旋压力机的飞轮与螺杆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双盘摩擦压力机和螺旋压力机中,总是由螺杆在飞轮带动下旋转,由于螺杆与螺母的螺旋关系,螺杆的旋转运动的同时无法实现螺杆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原来的飞轮和螺杆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飞轮与螺杆一同做螺杆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影响设备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螺杆在飞轮带动旋转的同时沿螺杆轴线方向进行直线移动问题的螺旋压力机的飞轮与螺杆的连接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压力机的飞轮与螺杆的连接装置,包括飞轮、螺杆、螺母、机身、滑块、内套和中心套,所述螺杆一端连接中心套,螺杆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螺杆中部与螺母连接,螺母与机身固定连接,飞轮连接内套,内套和中心套相接触,接触表面为齿形结构,且内套与中心套可沿螺杆轴向相对滑动。
所述螺杆与螺母之间为螺纹连接。
内套和中心套的接触面的表面为渐开线。
内套和中心套的接触面的表面为平面。
内套和中心套的接触面的齿形结构数量为至少一个。
有益效果:本发明即能实现飞轮与螺杆在旋转方向上的传递传递,又能实现螺杆在其轴线方向的双向直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螺旋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现有的螺旋压力机中,螺杆2一端与飞轮1固定连接,动力装置带动飞轮1转支,飞轮1带动螺杆2转动;螺杆2另一端与滑块5固定连接,螺杆2中部与螺母3之间为螺纹连接。
图2、3所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加入由内套6与中心套7组成的飞轮1和螺杆2的连接装置后,形成以螺杆2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心套6、内套7和飞轮1的结构,其中内套6与飞轮1连接,中心套7与螺杆2连接,内套6与中心套7依靠两个相同的齿形结构接触,在传递来自飞轮1的扭矩的同时,实现内套6与中心套7之间的相对滑动。图2中箭头所示为直线运动的方向。图中实施方式选用2个齿形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安装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齿形结构进行连接。
本发明中的飞轮1可带动螺杆2做正反双向转动。飞轮1通过内套6和中心套7带动螺杆2旋转。在飞轮1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内套6和中心套7接触表面结构都能够传递扭矩。由于螺杆2与螺母3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螺杆2的转动变为螺杆2沿其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滑块5进行上下运动,完成挤压操作,即能实现飞轮1与螺杆2的旋转方向上传递扭矩,又能实现螺杆2在其轴线方向的双向直线滑动。
本发明在图2、3中示例的内套6和中心套7传递扭矩的接触面的形式变化可为平面或渐开线,也可以是平面与渐开线相结合的形式。
实际应用中,内套6与飞轮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飞轮1之外另行加工内套6,然后与飞轮1连接,也可以是将内套6与飞轮1合并为一个零件,即在飞轮1上直接加工出内套6用来与中心套7传递扭矩的齿形结构和接触面。
中心套7与螺杆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螺杆2之外另行加工,然后与螺杆2连接,也可以将中心套7与螺杆2合并为一个零件,即在螺杆2上直接加工出中心套7用来与内套6传递扭矩的齿形结构和接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锻压机床厂,未经镇江市锻压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微合金中高碳钢
- 下一篇:气流压合线形轨迹透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