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站仪的高炉框架测量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7080.7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邢其亮;张睿伟;常喜;王亚敏;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5/00 | 分类号: | G01S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全站仪 高炉 框架 测量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设备的安装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炉框架的测量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冶金行业的蓬勃发展,高炉炼铁的规模不断增大,相应地对高炉设备安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炉框架的安装工程施工中,由于高炉区域的作业面狭小,加上各种设备及构件的堆放,还有吊车等因素的影响,使视线受阻,无法用普通的测量仪器准确、快速的进行测量工作,给施工进度、质量以及安全都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按我国现有传统施工工艺,在高炉框架安装过程中,主要采用经纬仪、水准仪以及钢卷尺相结合的测量方法,测量过程较为繁琐,精确度不高,实际操作较困难,浪费大量人工,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传统高炉框架安装过程中测量定位较为繁琐,精度不高,操作困难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全站仪的高炉框架测量定位方法,操作便捷,能节省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全站仪的高炉框架测量定位方法,该测量定位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根据测量总控制网放样出四个矩形平面控制点,用全站仪对四个控制点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
b.根据设计提供的坐标系为基准,在各框架柱中线上设定待测点,计算待测点在该坐标系下的理论坐标以及理论高程;
c.在准备安装的框架柱表面画出一条竖直的中线,在中线的待测点位置贴上反射贴,反射贴的位置需保证与所架设的全站仪通视;
d.在反射贴安装完毕之后,将全站仪架设在平面控制网的任意一个控制点上,以其 他三个控制点中的一个控制点为后视定向,对准已吊装起来的框架柱上的反射贴进行测量,得到反射贴所在待测点的实际坐标数据;
e.用实际坐标数据与事先计算好的理论坐标数据进行对比,对误差超限的框架柱进行水平校正;
f.对每节正在调整空间水平位置的框架柱进行反复测量和校正,直至其坐标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束框架柱水平位置的调整;
g.采用全站仪对框架柱上的反射贴进行高程测量,得到反射贴所在待测点的实际高程数据;
h.用该待测点的实际高程数据与事先计算好的理论高程数据进行对比,对误差超限的框架柱进行高程校正;
i.对每节正在调整高程的框架柱进行反复测量和校正,直至其高程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束框架柱高程的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主要是利用全站仪的空间三维测量和无仪高高程测量的技术对高炉框架进行定位测量,可以对高炉框架的空间位置、标高、垂直度、变形观测以及沉降观测进行测量控制,主要分为测量控制网的建立、高炉框架柱平面位置的确定以及高炉框架柱标高的测量三个过程。
基于全站仪的高炉框架测量定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高炉框架测量方法,替代了国内外传统的测量定位模式,将全站仪运用到高炉安装过程中,利用全站仪的空间测量技术以及无仪高高程测量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测量存在的部分缺陷,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施工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施工积极性;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安全系数;开启了高炉本体定位安装的新纪元,易于普及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高炉框架柱立面图;
图2是高炉框架柱空间定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高炉框架空间坐标的测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高炉框架钢柱标高的测量示意图。
图中:1,全站仪;2,框架柱;3,反射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基于全站仪的高炉框架测量定位方法:
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及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根据测量总控制网的成果资料,使用电子全站仪1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测设高炉框架的轴线,并放样出四个矩形平面控制点,这四个控制点的位置必须视野开阔、稳定不易被破坏。然后用全站仪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对控制点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作为高炉框架的平面控制。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平面图的具体情况,以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系为基准,计算各框架柱2中线上待测点在该坐标系下的理论坐标以及理论高程,运用极坐标原理对各框架柱2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任务之间的相互通讯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暗装型三出水花洒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