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6569.2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南宏昌;三岛惇;星野真一;渡边稔;楠寿树;河原慎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装电池。
背景技术
在包括电动机动车电源在内的各种用途中所使用的封装电池具备收容在封装壳体内的多个电池模块。各个电池模块具备电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封装电池具备配置在用于向电池单元供给冷却风的流路中的整流板。配置该整流板的意图在于对冷却风进行引导而使多个电池单元均匀地得到冷却。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封装电池的电池模块以倾斜的姿态配置在封装壳体内,由此在封装壳体内形成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缩小的制冷剂通路。配置该缩小的流路制冷剂通路的意图也在于使多个电池单元均匀地得到冷却。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封装电池中,在一组电池模块与其他电池模块之间配置有电连接箱(接线盒)。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封装电池具备在俯视下配置在对角位置的冷却导入口和冷却风排气口。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7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27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432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87758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即使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配置整流板,也无法消除较多的 冷却风被供给到位于冷却风流动的下游侧的电池单元的倾向,难以使多个电池单元均匀地到冷却。
若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那样在封装壳体内以倾斜的姿态配置电池模块,则导致封装电池大型化。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中,需要在封装壳体内配置排气通道,从而导致部件个数的增加和成本提高。
配置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电池模块和电连接箱的意图在于,通过减少用于电连接的构件的使用量从而实现封装电池的小型化及轻量化,这与电池单元的冷却无关。专利文献4中,除了冷却风的导入口和排出口的位置以外,并不包含关于冷却电池单元的特别启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对封装电池所具备的电池单元进行高效冷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装电池,其具备:壳体,其包括向内部空间导入空气的吸气口和从所述内部空间排出空气的排气口;多个电池收容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分别隔开间隙地收容多个电池单元;供给流路,其设置于所述电池收容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个端部;排出流路,其设置于所述电池收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个端部,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引导件,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分配流路,其由所述引导件和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划分而成,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吸气口和所述供给流路连通。
从吸气口向壳体的内部空间导入的冷却用的空气流过分配流路而流入各电池收容部的供给流路。流入到供给流路的空气通过收容在电池收容部中的电池单元间的间隙而流入排出流路,并从排气口排出。各电池收容部未被供给已在其他电池收容部通过了电池单元间的间隙后的空气,而是从吸气部导入的空气通过分配流路和供给流路向各电池收容部供给。通过所述空气的流动,在电池收容部间,电池单元的冷却效率得以均匀化,作为封装电池整体而言,电池单元的冷却效率得到提高。
分配流路由配置在壳体的内表面的引导件和壳体的内表面划分而成, 因此无需使封装电池大型化就能够得到期望的空气流动。此外,由于利用壳体的内表面来划分分配流路,因此能够抑制伴随部件个数增加所产生的成本提高。
所述引导件以越远离所述吸气口所述分配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变得越小的方式形成。
在压力差方面,在分配流路中存在越远离吸气口空气越容易流动的倾向。由于越远离吸气口流路截面积越减小,从而在分配流路中产生越远离吸气口空气越难以流动的倾向。因压力差产生的空气流动容易性的倾向与因流路截面积变化产生的空气流动容易性的倾向相抵,因此从分配流路流入各电池收容部的供给流路中的空气的量得以均匀化。其结果是,电池收容部间的电池单元的冷却效率进一步实现均匀化,作为封装电池整体而言,电池单元的冷却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所述引导件具备:主引导部,其位于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隔开间隔的位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副引导部,其从所述主引导部的一个侧部侧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延伸,在所述主引导部的另一个侧部侧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划分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使所述分配流路和所述供给流路连通的空气分配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锅炉给水系统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