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净化美化综合治理污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6393.0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伍洪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洪少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5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2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净化 美化 综合治理 污水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技术领域涉及环保污水治理,尤其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涌,内河的污水环保净化、美化治污的综合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或曾有的治污技术一般采用占用面积大、费用成本高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过滤、净化、去磷达标后排放。有净化无美化效果,而且中下流依然河水乌黑、臭气薰天,鱼难生草难长,效果难尽人意。涨潮、退潮、洪水及正常水流作用下将河床的污染物重新卷起形成二次循环污染,河床淤泥互相发酵更加深污染。昔日清可见底的河涌美景变成今时令人生畏,影响市容的现实写照。目前,还没有一种费用低廉、方法简单、效果长久集净化、美化、生态平衡一体化的综合污水治理技术方案。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方法简单、操作简便的综合污水治理方法。以解决治污费用高、效果不长久、有净化无美化、无生平衡的综合治污技术方案问题。
本发明方法要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理的:该方案主要由:河涌分段治污、河沙覆盖、圈养水植物和投放鱼类的综合方法构成。
河涌分段治污:段距视河涌污染情况而定,污染越严重段距越密,污染越普通段距越疏的原则。对目标河涌进行截流,在截流处建设治污站,用相应电机抽污水至治污站内的分级过滤系统进行集中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滤芯由粗、细、超细三种不同材质制成圆形,外形结构相同,由市场提供。滤芯分三级两组构成,并排呈立式每级两组固定在槽坑内,水泵抽送污水至治污站内主水管再分流至两组水管,直接流入第一级第统其中一组滤芯内,由内而外自然过滤,然后由第一级系统槽坑收集,汇流再分统至下一级系统过滤,然后再收集,汇流分流至下一个过滤系处理排放。
安装滤芯的数量、尺寸,视电机抽水量而定,以抽来多少即时过滤多少的原则,而抽水电机的功率视河涌平常水流量而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分级圆型由内而外过滤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分段治污效果显著、费用低廉,可通过调整滤芯密度和增减过滤次数来调节净化效果。
河沙覆盖:采用粗细适中的河沙对目标河床均匀覆盖,厚度10-20cm为宜,虽然需投入巨资,但从长远来看它的效果是长远的,其分滩费用具低廉的。
本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避免因涨潮、退潮、洪水及正常水流作用下带动,卷起河床污物引起的二次循环污染,并有效阻止淤泥自身发酵,而且河沙比淤泥更具美化,自然净化和吸附作用。
圈养水植物和投放鱼类:在治污站下游,用固定浮子栏栅框架靠边圈养生命力极强的水浮型植物,栏栅框架随水位上下浮动以水位变化不被漂走为准,在上下游方向呈锐角形排列以减小水流冲击,投放生命力极强且不被人类喜好的鱼类自由放养。
本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生态平衡来进一步强化美化和净化河涌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本综合方法其中第一级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第一级过滤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槽坑侧面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
1、主水管 2、开关 3、第一组水管 4、第二组水管 5、第二组滤芯
6、中间隔块 7、第一组滤芯 8、槽坑隔离网板 9、槽坑 10、槽隔网侧面
11、槽体 12、平台
(五)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综合方法其中一级的分段治污站内过滤系统作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附图:如图所示,本过滤系统主要由主水管1、开关2、第一组水管3、第二组水管4、第二组滤芯5、中间隔块6、第一组滤芯7、槽坑隔离网板8、槽坑9构城。主水管1能满足水泵抽上的水量,第一组水管3和第二组水管4直径和大水管1相等,开关2只开一组关一组利于更换滤芯,槽坑9用混凝土制成凹形便于收集处理过的污水槽坑上面放置两组滤芯中间用中间隔块6隔开,槽坑上层安装槽坑隔离网板8,使滤芯底层与污水隔开,支撑平台12用作支撑整套过滤系统用砖和混凝土制成。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过滤系统的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水泵抽送污水至主水管1内,再经第一组水管3或第二组水管4的基中一组水管全部分流至其中一组滤芯5或7由内而外过滤后,由槽坑9汇集污水再自然流入下一级过滤系统内过滤,然后再汇集流入下一级过滤后排放。
河沙覆盖的具体实施方法:直接将粗细适中的河沙按一定厚度均匀覆盖在目标河涌河床之上。并视日常流失情况进行不定期添加。
圈养水植物和投放鱼类的具体实施方法:在治污站下游河涌固定大量的浮子栏栅框架靠边圈养水浮型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栏栅框架随水位波动而变动,以满足水位变化植物不被冲走为准,在上下游方向呈锐角形状分布可减少水流冲击,投放生命力极强的鱼类且该鱼类不被人们喜好,减少人为捕捞机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洪少,未经伍洪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导热油炉余热利用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环保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