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位式无间断供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6052.3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全德;戴文源;何志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位式无 间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的湿式混合与投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间断地湿式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饮用水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源中的有机物种类多,在水处理过程中,通常投加活性炭吸附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等杂质。由于粉末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有效去除原水的色度、浊度和异味,有效降低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方式通常采用湿式投加方式,即是将粉末活性炭与水混合后,再通过计量泵将粉末活性炭与水的混合液打入原水中。现有技术的湿式投加装置一般是物料与水在混合筒内混合后即通过计量泵打入原水中,这种结构和方式存在下述缺陷:当需要连续不间断投加粉末活性炭时,这样的结构和方式容易导致粉末活性炭与水混合不充分不均匀,不仅导致浓度不准确,甚至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如果要使粉末活性炭充分与水混合,则粉末活性炭必须与水在混合筒内充分搅拌混合后方能通过计量泵头加入原水中,这就造成在投加时出现了间断,无法实现无间断投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位式无间断供液装置,本发明的差位式无间断供液装置能够实现物料的无间断湿式投加,特别适用于水处理中的粉末活性炭投加。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差位式无间断供液装置,包括带有搅拌装置的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具有用于加入物料的进料口、用于加入水的进水口以及用于将水和物料构成的混合液排出的出液口,设有贮液筒,所述混合筒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贮液筒的进液口,所述贮液筒的出液口连接投料泵组,所述混合筒与所述贮液筒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混合筒的出液口位于筒底,且在高程上,所述贮液筒的进液口不高于所述混合筒的出液口,所述混合筒的筒底内面高于所述贮液筒的筒底内面。
所述贮液筒设有搅拌装置。
所述混合筒和所述贮液筒皆设有液位计。
所述液位计为浮球液位标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主要由混合筒、贮液筒、连接混合筒出液口与贮液筒进液口的连接管、连接管上的阀门以及与贮液筒出液口连接的投料泵组等组成,由于设置有贮液筒,以及贮液筒与混合筒之间特殊的高程设计,使得供液过程中,混合筒放空后,贮液筒内所贮存的混合液的量能够保证混合筒内新一轮混合完成之前所述贮液筒内的混合液没有投加完,以此实现无间断供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差位式无间断供液装置,包括带有搅拌装置的混合筒1,所述混合筒具有用于加入物料的进料口、用于加入水的进水口以及用于将水和物料构成的混合液排出的出液口,设有贮液筒2,所述混合筒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3连接所述贮液筒的进液口,所述贮液筒的出液口连接投料泵组4,所述混合筒与所述贮液筒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阀门5,所述混合筒的出液口位于筒底,且在高程上,所述贮液筒的进液口不高于所述混合筒的出液口,所述混合筒的筒底内面高于所述贮液筒的筒底内面。工作时,初始状态时连接管上的所述阀门关闭,物料进入混合筒内与水搅拌混合后形成混合液,然后打开所述阀门使混合液进入至贮液筒内,贮液筒内的混合液通过投料泵组投加至投加点,待混合筒内的混合液排放完以后将阀门关闭,贮液筒内的混合液持续投加而混合筒内则进行新一轮的物料与水的搅拌混合,待混合筒内新一轮混合液混合完成后将阀门再次打开使混合液进入贮液筒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在上述过程中,混合筒放空后,贮液筒内所存贮的混合液的量能够保证混合筒内新一轮混合完成之前所述贮液筒内的混合液没有投加完,以此实现无间断供液。
所述贮液筒设有搅拌装置。贮液筒内的搅拌装置能够防止由于物料沉降而与水分离,还起到二次搅拌充分混合的作用。
所述混合筒和所述贮液筒皆设有液位计6。根据混合筒内的液位计的指示来判断混合筒内混合液是否排空以关闭阀门,并通过贮液筒内液位计的指示来判断贮液筒内的液位以确定何时开始混合筒内新一轮混合。
所述液位计为浮球液位标尺。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硝基苯洗涤、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烧臂竖直提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