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安全型充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5523.9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5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子午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安全 充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安全型充电机。
背景技术
充电机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它采用恒流、恒压、小恒流智能三个阶段充电方式,具有充电效率高,操作简单,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并具有反接、过载、短路、过热等多重保护功能及延时启动,软启动、断电记忆自启动功能等。具有科学的充电电量控制技术,全自动充电机能在蓄电池充足后自动关机,确保蓄电池充足,不过充、不欠充,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全自动充电机可适用的电池类型:镍铬、镍氢、铅酸、锂离子电池等。
充电机从用途上来分可以大体分为:叉车充电机 电动车充电机 智能充电机 浮充充电机 可调充电机,前三种充电机比较类似,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就不多介绍了。第四种充电机具有恒压限流功能,可用于启动性负载如柴油发电机不会损坏充电机,及广泛应用于发电机,泵业,通讯系统,铁路系统,UPS,电力系统,直流不间断电源等电池的自动浮充,以保证电池不过充,不欠充。第五种充电机广泛应用于电池生产厂的极板化成,电池的初充电及用户的多组电池充电,如汽修厂,发电厂,电瓶商店,铁路系统,通讯系统等。
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充电机的使用也是越来越频繁,目前现在市场有的充电机,不能变幻电压电流,只能对一种型号来充电,所以灵活性非常不强,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而且自动控制性能不强,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短路的现象,安全性能得不到保证,使用的面比较窄,灵活性不强,所以满足不了人们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高效安全型充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充电机的局限性,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安全型充电机,结构简单,高效安全,能满足各种各样的电瓶进行充电,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能强,能对电流电压进行精密控制,实用性强,成本低等,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安全型充电机,包括机体,所述的机体的一侧设置有信息显示区,其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区,所述的信息显示区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键,所述的连接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电压显示表、电流显示表,所述的电流显示表的一端设置有电流调节按钮,其另一端设置有调节按键,调节按键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正极插口、负极插口,其另一侧设置有开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区的一侧设置为长孔连接口,其另一侧设置为短孔连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风扇。
进一步,所述的机体的顶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所述的电流调节按钮的数量为五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结构简单,节能环保,能满足各式各样的电瓶进行充电,而且在充满后能够自动将其断掉,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对所需要的参数进行设置,能精准调节所需的电流和电压,在使用的时候不会产生短路的现象,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能强,能够有自动检测功能,能够修复在充电过程中的漏洞,有效的确保充电产品的安全,使用的寿命长,是一种设计新颖的创作方案,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效安全型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机体,110-风扇,200-信息显示区,210-操作键,300-把手,400-连接区,410-长孔连接口,420-短孔连接口,430-正极插口,440-负极插口,450-调节按键,460-开关,470-电压显示表,480-电流显示表,490-电流调节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子午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子午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