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及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85223.0 | 申请日: | 2012-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洪亮;玉珍;达娃拉姆;王守彪;仓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 |
| 地址: | 850001 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吸热 | ||
1.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芯(1),包括板芯腔体(11),板芯腔体(11)是矩形腔体;所述板芯腔体(11)第1侧壁(111)的内侧面布置有绕流翅片(12),绕流翅片(12)布置M排N列,其特征在于:
8≤M≤16,11≤N≤22;第1列绕流翅片(12)与板芯腔体(11)入口边框(112)平行;
每排中,第2~N片绕流翅片(12)均以其上顶点为中心向板芯腔体(11)出口侧边框(113)旋转并有旋转角α;第2片绕流翅片(12)旋转角α≥1.5°,第2片~第5n片绕流翅片(12)旋转角α逐渐增加,n=N/11且依4舍5入法则取整,第5n片绕流翅片(12)旋转角α=4.5~5.5°,第5n+1片~第N片绕流翅片(12)旋转角α与第5n片相同;
每排中,第2片~第5n片绕流翅片(12)等距抬升,第1片~5n片绕流翅片(12)下顶点连线与矩形背板(11)底边框呈夹角β,β=9.0°~10.0°,第5n+1片~第N片绕流翅片(12)等距下降,第N片绕流翅片(12)下顶点与第1片绕流翅片(12)下顶点等高;
绕流翅片(12)排间距相等,各排间对应的绕流翅片(12)旋转角α相等;
每排中,各绕流翅片(12)上顶点在板芯腔体(11)底边框(114)上的投影点等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片~第5n片绕流翅片(12)旋转角α等差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热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芯腔体(11)长宽比为2: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热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列绕流翅片(12)与入口边框(112)相距20mm~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热板芯,其特征在于:绕流翅片(12)排间距20~50mm;所述每排各片绕流翅片(12)上顶点在底边框(114)上的投影点间距35~8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热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绕流翅片(12)长100mm~200mm,厚0.02~2mm,高为板芯腔体(11)内腔高的0.4~1.0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热板芯,其特征在于:板芯腔体(11)长2000mm宽1000mm,布置8排11列绕流翅片(12),排间距50mm,每排各片绕流翅片(12)上顶点在底边框(114)上的投影点间距50mm;每排绕流翅片(12)中,第2片绕流翅片(12)旋转角α=2°,第5n片绕流翅片(12)旋转角α=5°;所述夹角β=9.4°。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吸热板芯构成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是平板集热器,吸热板芯(1)的第2侧壁(115)与第1侧壁(111)相对,吸热板芯(1)第2侧壁(115)向上置于外壳(5)中,外壳(5)上面开口;第2侧壁(115)的外侧面镀有选择性涂层构成集热板(2);玻璃盖板(3)覆盖在外壳(5)上并密封;透明盖板(3)与集热板(2)相邻,其间有隔热层(4);吸热板芯(1)还连接必要的管路;集热器入口(6)穿过外壳(5)开口于入口边框(112)下部,集热器出口(7)穿过外壳(5)开口于出口边框(113)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入口(6)开口位置低于末排第1片绕流翅片(12)下顶点水平高度,所述集热器出口(7)开口位置高于首排第1片绕流翅片(12)上顶点水平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工质流速≤15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未经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2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