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毛壳菌素C的新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5083.7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4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潘洪玉;张桂珍;秦建春;刘金亮;曲晓艳;莫华文;田野;张艳华;张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38 | 分类号: | A01N43/38;A01P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毛壳 菌素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用途,具体为球毛壳菌素C在玉米大斑病、葡萄白腐病和番茄根霉菌果腐病生物防治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宿主植物抗性等生理生态功能,内生菌普遍存在着抗菌活性,由于研究内生菌中抗菌活性物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十分迅速,尤其是从内生真菌中筛选到许多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
毛壳菌属(Chaetomium)是一个大的真菌类群,主要腐生于植物残体、纸张、土壤、动物粪便和富含纤维素的废旧物品,以产丰富的降解纤维素的酶和具有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而著称,被认为具有潜在生物防治能力的类群,其生物防治机理主要包括:产生抗真菌的抗生素、酶类或其他代谢产物,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及对植物病原真菌重寄生作用等。
球毛壳菌素C不仅具有抗肿瘤活性,同时对腐霉菌、灰霉病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优异、广谱的抑菌活性,所以球毛壳菌素C具备良好的发展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球毛壳菌素C的新用途,即在玉米大斑病、葡萄白腐病和番茄根霉菌果腐病生物防治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银杏内生真菌菌株Chaetomium globosum发酵液提取物分离的球毛壳菌素C,其结构式为:
银杏内生真菌菌株Chaetomium globosum发酵液提取物分离的球毛壳菌素C,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葡萄白腐病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具有拮抗活性。
银杏内生真菌菌株Chaetomium globosum发酵液提取物分离的球毛壳菌素C在玉米大斑病、葡萄白腐病、番茄根霉菌果腐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球毛壳菌素C制备:
1)将球毛壳菌NO.05接种于真菌液体培养基中发酵7-8天,过滤,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收集的菌丝体用甲醇提取,而后再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发酵液所得浓缩物和菌丝体所得浓缩物合并,即为粗提物;
球毛壳菌NO.05保藏在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实验室,保藏编号为:NO.05,保藏日期为2010年10月2日。
2)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浸膏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分离,提取其中的化学成分,常压柱层析采用湿法装柱和硅胶拌样上柱,根据薄层展开情况选择洗脱溶剂系统,反相柱层析采用加压装置,凝胶柱层析选用SePhadexLH-20,采用甲醇以及甲醇一二氯甲烷洗脱,多次柱层析最后得到化合物球毛壳菌素C。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银杏内生真菌菌株Chaetomium globosum发酵液提取物分离的球毛壳菌素C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葡萄白腐病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具有拮抗活性,可在玉米大斑病、葡萄白腐病、番茄根霉菌果腐病生物防治中应用,用于微生物源农药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硅胶柱制备: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浸膏5.7g与柱层层析硅胶(100-200目)5.7g通过干法拌样获得上柱样品,柱层层析硅胶(200-300目)100g,用二氯甲烷∶甲醇=100∶0,二氯甲烷∶甲醇=50∶1,二氯甲烷∶甲醇=30∶1,二氯甲烷∶甲醇=20∶1,二氯甲烷∶甲醇=10∶1梯度洗脱,每份洗脱液为150ml,减压蒸馏浓缩,薄板检测,相似合并,得到A-F六个组分,其中C、D、E组分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所以在活性追踪下进行连续两次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洗脱剂分别为二氯甲烷∶甲醇=6∶4和甲醇,得到活性组分CZ-1,继续硅胶柱层析,以环己烷∶丙酮=10∶1洗脱得到活性组分CZ-1-D,然后继续用反相RP-C18柱层析纯化,以水-甲醇(20%,40%、50%、60%)洗脱得到纯化合物。经鉴定,该化合物为球毛壳菌素C。
球毛壳菌素C的抗菌新活性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由器外壳连续模具
- 下一篇:用于探测和定位地下线缆中的缺陷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