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封端聚芳醚酮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5007.6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岳喜贵;牟建新;庞金辉;张淑玲;姜振华;王贵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02 | 分类号: | C08G8/02;C07C49/813;C07C49/84;C07C45/46;C07C45/6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封端聚芳醚 酮类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备高性能的聚芳醚酮的合成方法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1972年英国ICI公司的Rose和他的同事们成功开发出高分子量聚醚醚酮(PEEK),并于80年代初期将其商品化。从此聚芳醚酮类高性能工程塑料的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以及化学性能,使它在电子电器、机械仪表、交通运输及宇航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聚芳醚酮类聚合物已经开发出各种类型的聚芳醚酮。ICI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聚醚醚酮(PEEK),少量生产聚醚酮(PEK),Dupont公司开发出聚醚酮酮(PEKK),Basf公司开发出聚醚酮醚酮酮(PEKEKK)。聚芳醚酮的制备主要经过两种途径,即亲电路线和亲核路线。1962年聚芳醚酮类聚合物第一次被报道,即采用亲电路线,但是由于分子量长大后,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限制了分子量的增长,并且由于支化反应的存在,降低了材料的性能。此后,研究者开发出利用BF3/HF作为反应体系,利用亲电路线制备聚芳醚酮,但是这样的反应体系对制备装置提出苛刻的要求。现今聚芳醚酮的生产工艺多为亲核反应路线,反应溶剂一般为二苯砜,最终反应温度为300~320℃。
如果在反应末端不加入任何封端单体,那么聚芳醚酮材料为氟封端或者羟基或者酚盐的形式封端。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文献报道,可以在反应终点前期加入对氟苯酰基苯制备苯封端聚芳醚酮。对氟苯酰基苯的结构为:
据文献的报道[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年01期116-118页],在聚芳醚酮的制备反应中,当以二苯砜为反应试剂时,也可以采用对氟苯酰基苯作为封端基团,对氟苯酰基苯的沸点为301.9℃左右,而文献中最后的反应温度要320℃,因而,在最终反应中加入对氟苯酰基苯时,会引起对氟苯酰基苯的汽化,这会造成最终封端剂的量不准确,这样的反应条件是不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如果加入过量的对氟苯酰基苯时,未反应的封端单体会进入到下次反应溶剂中,无法进行连续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对氟苯酰基苯沸点低,封端反应时挥发而带来的问题,经过反复的实验探索,制备了两种新型的封端单体,其具有较大的分子量,沸点高于320℃,因而,不会在最终反应中产生挥发;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制备出苯氧端基的聚芳醚酮和联苯端基的聚芳醚酮。
本发明为了制备苯氧端基和联苯端基聚芳醚酮,解决对氟苯酰基苯沸点低于聚合温度的问题,制备了两种封端单体,具体结构示如下:
2-1制备的封端单体命名为封端剂4-(对氟苯酰基)联苯。
2-2制备的封端单体命名为封端剂4-(对氟苯酰基)二苯醚。
式2-1的4-(对氟苯酰基)联苯合成方法如下:
在三口瓶中加入联苯和二氯甲烷,搅拌直至前者全部溶解于后者,再使体系温度在0~30℃之间,缓慢加入三氯化铝,在搅拌下,缓慢滴加对氟苯甲酰氯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搅拌0.5~6小时,反应物倾入盐酸冰水溶液中,振荡,分液,再用盐酸水溶液洗3~6遍,将二氯甲烷蒸干,得到固体。二氯甲烷与乙醇的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淡黄色固体为4-(对氟苯酰基)联苯。产率为70%左右。其中联苯与对氟苯甲酰氯、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4∶1∶0.3~2。
式2-2的4-(对氟苯酰基)二苯醚合成方法如下:
在三口瓶中加入二苯醚和二氯甲烷,搅拌至二苯醚溶解于二氯甲烷,再使体系温度在0~30℃之间,缓慢加入三氯化铝,在搅拌下,滴加对氟苯甲酰氯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搅拌0.5~6小时;反应物倾入盐酸冰水溶液中,振荡,分液,再用盐酸水溶液洗油相3~6遍,将二氯甲烷蒸干,得到固体;石油醚或乙醚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为4-(对氟苯酰基)二苯醚。产率为90%左右。其中二苯醚与对氟苯甲酰氯、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4∶1∶0.3~2。
联苯端基聚芳醚酮类聚合物的合成反应式如下所示:
其中n为正整数,且≥1。
联苯端基聚芳醚酮类聚合物的合成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粉掺杂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降解壳聚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