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次野鸢尾黄素的分离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4560.8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杨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鸢尾 黄素 分离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纯度次野鸢尾黄素的分离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白花射干(Iris dichotoma Pall.)为鸢尾科植物野鸢尾的根茎或全草,多年生草本,春季采收全草,秋季采收根茎,鲜用或切段晒干。其多生于砂质草地、山坡石隙等向阳干燥处,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河南等地。白花射干味苦、辛,性寒,有小毒,归肺、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止咳的功效。主治咽喉、牙龈肿痛、痄腮、乳痈、胃痛、肝炎、肝脾肿大、肺热咳喘、跌打损伤、水田性皮炎等症。
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是白花射干中的主要黄酮成分之一,其对cAMP磷酸二酯酶的IC50为4μM。次野鸢尾黄素为无色针晶(甲醇),mp.175℃,mp.137~139℃。分子式为C20H18O8,分子量为386.36,结构式如下:
。
目前从白花射干中提取白花射干异黄酮方法主要采用乙醇提取和大孔树脂分离。中国专利“射干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申请号200510056727.2)中采用大孔树脂富集的方法制备射干总黄酮,该法未得到次野鸢尾黄素纯品。中国专利“二次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射干中异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的方法”(申请号200810042681.2)中采用两套不同溶剂体系高速逆流技术分离得到次野鸢尾黄素纯品,该方法设备投入大,溶剂系统复杂,仅适合实验室少量制备,工艺不能放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A.超临界CO2萃取:取白花射干装入萃取釜中,在加入丙酮携带剂条件下进行萃取,萃取工艺条件:温度保持在30-65℃,压力为22-45MPa;解析釜温度为40-65℃,压力为4-10MPa;CO2流量为20-50L/h;携带剂丙酮体积百分比为65-90%,加入量是萃取物料量的50%-90%;经过2-5h的循环萃取,从解析釜中得到含白花射干黄酮化合物的萃取物;
B.溶剂萃取:向上述萃取物中按比例加入乙醇和硫酸铵双水相系统加热混匀,分为上下两相,取出富含黄酮的乙醇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钠,混合均匀,取上相减压浓缩得次野鸢尾黄素粗品;
C.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将粗品用甲醇溶解,注入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纯化,收集主成分峰,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次野鸢尾黄素。
所述的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甲醇:三氟乙酸水溶液(pH3)=(42-60:40-58)的混合液(体积比),流速为5-20ml/min。
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制备液相色谱结合对中药进行分离纯化,简便、快速,具有制备量大、产品纯度好、简单易行等优点。
本发明不仅可以连续提取白花射干黄酮类化合物,而且还能够制备出高纯度的次野鸢尾黄素单体,既适合小型试验,也可放大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取1kg白花射干装入萃取釜中,以超临界CO2为溶剂,进行白花射干的超临界萃取,萃取温度为65℃,压力为22MPa,CO2流量为20L/h,待提取罐内环境稳定后,加入90%丙酮携带剂(药材量的90%)至携带剂储罐中,经过5h的循环萃取,调节解析釜温度为65℃,压力为10MPa,收集从解析釜出料口放出的萃取物。向萃取物中按比例加入乙醇和硫酸铵双水相系统加热混匀,静置,分为上下两相,取出富含黄酮的乙醇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钠,混合均匀,取上相减压浓缩得次野鸢尾黄素粗品。取粗品用甲醇配制成10mg/ml浓度的溶液,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纯化,制备柱填料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甲醇:三氟乙酸水溶液(pH3)=(60:40),流速为20ml/min,收集主成分峰,旋转蒸发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次野鸢尾黄素纯品1.1g。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