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强夯机的减震系统及具有其的强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4312.3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启文;栗秀花;倪晋杰;梁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F16F15/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强夯机 减震 系统 具有 | ||
1.一种用于强夯机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油缸,每一个所述油缸均包括具有内腔的缸体和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内腔内 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
第一和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通过第一油路通道与所述有杆腔连通且所述第 二蓄能器通过第二油路通道与所述无杆腔连通;
第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一和第二溢流阀可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油路通 道中的液压油油压不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
第一和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和第二节流阀的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蓄能器的 所述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节流阀的出口之间连接有泄流通道;
第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和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油路通道 连通,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单向阀的进口之间连接有回油通道,其中所述泄流通道内的 压力低于所述回油通道内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为两个,每一个所述 油缸的所述有杆腔与所述第一油路通道相连通,每一个所述油缸的所述无杆腔与所述 第二油路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通道与所述有杆 腔的上部连通且所述第二油路通道与所述无杆腔的下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阀为先导式溢流 阀或直动式溢流阀,所述第二溢流阀为先导式溢流阀或直动式溢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油箱,其 中所述回油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油箱连通,所述泄流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油箱连 通。
6.一种强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臂架,所述臂架的下端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车体上;
至少一个防后倾杆,每一个所述防后倾杆分别设在所述臂架与所述车体之间;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减震系统,其中所述减震系统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 所述防后倾杆的后端相连;
平衡组件,所述平衡组件设在所述车体上以平衡所述臂架;
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吊钩和设在所述吊钩下方、用于吊持夯锤的脱钩器, 其中所述强夯机的提升绳的前端与所述吊钩相连;和
用于控制所述提升组件工作的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后倾杆为两根,所述减震 系统的所述油缸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防后倾杆沿水平方向间 隔开地设置在所述臂架与所述车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组件包括:
人字架,所述人字架设在所述车体上且位于所述臂架的后侧并与所述臂架间隔开;
臂架拉绳,所述臂架拉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臂架的上端和所述人字架的上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3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两级式空气动力发动机的配气机构
- 下一篇:太阳能道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