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囊耙齿菌发酵用液体培养基用添加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84224.3 申请日: 2012-06-06
公开(公告)号: CN102690147A 公开(公告)日: 2012-09-26
发明(设计)人: 滕利荣;汤海峰;逯家辉;孟庆繁;权宇彤;王德利;邵妍;姜丹;孟令军;孟威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陈宏伟
地址: 130011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白囊耙齿菌 发酵 液体 培养基 添加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一种白囊耙齿菌发酵用液体培养基用添加剂,涉及白囊耙齿菌发酵液体培养基配方优化,可有效提高液体发酵时菌丝体产量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属药用真菌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囊耙齿菌是一种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的药用真菌。在治疗尿少,浮肿,腰痛,血压升高等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是某些治疗肾病药物的主要原料来源。

随着对白囊耙齿菌开发的不断深入,先后还发现其在抗炎、调节免疫力,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细胞因子产生,增强体液免疫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该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文献报道白囊耙齿菌中腺苷、多糖是其主要药用成分。目前普遍采用的液体深层发酵方法获得以上有效成分。培养基主要由葡糖糖、蛋白胨、酵母浸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微生素B1、乳糖、氯化钠、氯化钙、硝酸钾、L-天冬素、磷酸氢二钠、硫酸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等物质组成。现有培养基发酵周期较长,有效成分含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囊耙齿菌发酵用液体培养基用添加剂,可有效提高菌丝体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含量,缩短了培养周期。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上述添加剂的白囊耙齿菌深层发酵培养基,用于培养白囊耙齿菌。

本发明的白囊耙齿菌发酵用液体培养基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每升培养基含有:

木质素磺酸钙 5~10g,天然冰片3~8g;

本发明添加剂在使用时,将白囊耙齿菌按5%体积比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再加入灭菌后的上述添加剂。

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本发明添加剂的白囊耙齿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每升培养基中含有以下物质:

葡糖糖 20g,蛋白胨10g,酵母浸粉 10g,磷酸二氢钾 0.5g,硫酸镁 0.5g,微生素B1 0.1g,木质素磺酸钙 5~10g,天然冰片3~8g,余量为水。

在现有广泛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本发明添加剂,从而达到缩短液体深层发酵周期,提高菌丝体及多糖、腺苷产量。

本发明添加剂的使用方法:

取葡糖糖20g、蛋白胨10g、酵母浸粉1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5g、微生素B1 0.1g加水至1升,分装于250mL锥形瓶中,装液量为每瓶100mL,121℃,灭菌20min。待培养基冷却后按照无菌操作的方法将制备好的白囊耙齿菌悬液5mL加入培养基中,然后将灭菌后的添加剂加入培养基中,26℃,150转/分钟振荡培养67小时。

添加剂的灭菌方法为干热空气灭菌法,即135-140℃灭菌3-5h或160-170℃灭菌2-4h或180-200℃灭菌0.5-1h。

提供对比试验表明:

与普通培养基相比,使用本发明的添加剂制备的培养基,对白囊耙齿菌培养后可以使菌丝干重提高5.3%~9.1%,使多糖含量提高7.5%~11.0%,使腺苷含量提高4.5%~8.2%。(见表一)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向白囊耙齿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钙和天然冰片两种化学物质。该两种物质会在白囊耙齿菌生长过程中提高细胞的运输效率、促进菌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从而提高细胞代谢产物腺苷产量、多糖产量和菌丝干重。并通过正反馈调节等生物生长调节作用,促进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提高有效成分产量,缩短培养周期。本发明中天然冰片在高浓度(浓度高于15g/L)时具有抑菌效果,但在低浓度(浓度低于10g/L)时不影响细菌生长并可与木质素磺酸钙产生协同作用发挥积极效果。在使用时天然冰片加入量不得高于10g/L。通过实验(见实施例)证明该两种物质确实提高了白囊耙齿菌发酵产物中多糖产量、腺苷产量和菌丝干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葡糖糖20g、蛋白胨10g、酵母浸粉1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5g、微生素B1 0.1g加水至1升,分装于250mL锥形瓶中,装液量为每瓶100mL,121℃,灭菌20min。待培养基冷却后按照无菌操作的方法将制备好的白囊耙齿菌悬液5mL加入培养基中,然后加入灭菌后的木质素磺酸钙8g,天然冰片5g,26℃,150转/分钟振荡培养67小时。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2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