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及用其获取高分辨率红外图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3431.7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余徽;陈福胜;张智杰;王晨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10 | 分类号: | G01J5/10;H04N5/33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辨率 红外 热像仪 获取 高分辨率 图像 方法 | ||
1.一种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的最前端并以光轴O-O’为中心轴的编码组件(100),用于接收场景(001)发射的红外辐射信号,并对红外辐射信号进行编码;在编码组件(100)的后方延光轴O-O’方向依次安装有红外光学系统(200)和面阵红外探测器焦平面(300);所述红外光学系统(200)用于将通过编码组件(100)的红外辐射会聚于面阵红外探测器焦平面(300)的靶面上,以增强红外图像信噪比,并用于面阵红外探测器焦平面(300)的保护窗口;面阵红外探测器焦平面(300)用于将红外辐射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并将模拟电信号输出至红外成像电路组件(500)当中;还有制冷机(400),用于为面阵红外探测器焦平面(300)和红外光学系统(200)制冷,使二者保持低温工作状态;红外成像电路组件(500)用于将接收到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解码和处理,转换为红外图像,并用于提供面阵红外探测器焦平面(300)工作所需要的偏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成像电路组件(500)连接在面阵红外探测器焦平面(300)后方;所述制冷机(400)安装在面阵红外探测器焦平面(300)一侧,并与面阵红外探测器焦平面(300)和红外光学系统(2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组件(100)包括一个前置安装板(101);在前置安装板(101)后方沿着光轴O-O’方向依次安装包括:前置光学窗口(102)、膜片阵列(103)、后置光学窗口(104)、后置安装板(105)和步进转台(106);所述前置安装板(101)用于安装固定前置光学窗口(102),后置安装板(105),用于安装固定后置光学窗口(104);位于前置光学窗口(102)和后置光学窗口(104)之间的膜片阵列(103)由前置安装板(101)和后置安装板(105)安装固定,用于对透光的红外辐射信号编码;前置光学窗口(102)和后置光学窗口(104)均用于保护膜片阵列(103),并使膜片阵列(103)工作在稳定的环境当中;所述步进转台(106)用于装载固定后置安装板(105),并驱动整个编码组件(10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前置安装板(101)其中部为能嵌入前置光学窗口(102)的空心区域;后置光学窗口(104)其形状大小与前置光学窗口(102)相同;后置安装板(105)其中部为能嵌入后置光学窗口(104)的空心区域;步进转台(106)其中部为一个小于后置掩膜光学窗口(104)外形的空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膜片阵列(103)包含一块对接收的红外辐射信号透明的正方形的基板(103.1)和N×N个正方形膜片(103.2),其中N为大于等于8,小于等于64的自然数;所述基板(103.1)以光轴O-O’为中心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正方形膜片(103.2)固连在基板(103.1)朝向前置光学窗口(102)的平面上,形成一个正方型N×N阵列,用于对红外辐射信号产生衍射效应,从而实现红外辐射信号编码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基板(103.1)为硅基板或锗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正方形膜片(103.2)与基板(103.1)固连为贴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正方形膜片(103.2)有两种,一种为高透光率膜片(103.21),另一种为低透光率膜片(103.22);高透光率膜片(103.21)与低透光率膜片(103.22)的透光率之比为10 : 0.8~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低透光率膜片(103.22)的数量大于等于正方形膜片(103.2)总数的1/4,小于等于正方形膜片(103.2)总数的3/4,其余的正方形膜片(103.2)为高透光率膜片(10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34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