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S”型纵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3059.X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鲜光斌;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1/14;B21D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型纵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汽车“S”型纵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的汽车具有不同的纵梁结构。“S”型纵梁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整体呈“S”型结构,容易产生扭曲、反弹、翘起等,同时其翻边有的向上翻边,有的向下翻边,更加加剧了扭曲、翘起、反弹等问题的产生,而更改纵梁结构,则影响整车结构,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改善“S”型纵梁的冲压方法,对纵梁件的合格率的提升和装车精度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S”型纵梁的制造方法,以解决“S”型纵梁的扭曲、反弹、翘起等问题,提高单件的合格率和装车精度。
本发明的汽车“S”型纵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落料:把板材冲压出所需的“S”型外轮廓的坯料;
B:拉延:将坯料冲挤入凹模,以形成纵梁制件;
C:第一次修边:将纵梁制件边缘上的溢料或毛刺清除;
D:翻边:在纵梁制件的预定部位的边缘进行翻边;
E:整形:对纵梁制件的主平面及侧壁进行整形;
F:第二次修边:将纵梁制件侧壁上的溢料或毛刺清除;
G:冲孔:在纵梁制件上冲出预定位置和形状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B步骤中,在加压料筋的前提下对坯料进行拉延,以避免局部地方起皱。
进一步地,所述B步骤中,在坯料的圆弧位置加入断续的压料筋后再进行拉延,以避免连续的压料筋效果不好,造成圆弧位置起皱。
进一步地,所述E步骤中,包括对纵梁制件U型口和圆弧段进行整形。
具体来说,对纵梁制件U型口的上面R角采用强压整形,对U型口的下端面采取侧整形,使U型口的上、下端面的间隙均匀一致。首先对纵梁制件圆弧段的上R角整形,然后对纵梁制件圆弧段的下R角整形。对纵梁制件圆弧段的上R角采用强压整形或采用压料芯压死跷起部位,对纵梁制件圆弧段的下R角部位采取侧整形。以消除跷起、反弹、扭曲等产生。
本发明的汽车“S”型纵梁的制造方法通过多次整形、修边的工序,解决了“S”型纵梁的扭曲、反弹、翘起等问题,避免了毛刺不同方向导致的翻边开裂、微裂等问题的产生,本发明将冲孔工序安排在最后,此时跷起、扭曲、反弹等问题已经被整改,避免先冲孔后整形而导致的孔位精度不高、孔变形等问题,从而提高了单件的合格率和装车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汽车“S”型纵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落料:把板材冲压出所需的“S”型外轮廓的坯料;
B:拉延:将坯料冲挤入凹模,以形成纵梁制件;
C:第一次修边:将纵梁制件边缘上的溢料或毛刺清除,要求废料刀没有干涉,废料能够自由下滑,不卡料;制件修边不出现大的毛刺和塌角等缺陷;
D:翻边:在纵梁制件的预定部位的边缘进行翻边;
E:整形:对纵梁制件的主平面及侧壁进行整形;
F:第二次修边:将纵梁制件侧壁上的溢料或毛刺清除;
G:冲孔:在纵梁制件上冲出预定位置和形状的通孔。
其中,所述B步骤中,在加压料筋的前提下对坯料进行拉延,压料筋的深度根据CAE分析的结构及以往开发纵梁件的经验决定压料筋的大小、位置;如局部地方起皱严重,可以考虑加双筋;圆弧地方如有严重起皱,可以考虑加入断续的压料筋,以避免局部地方起皱。
进一步地,所述E步骤中,包括对纵梁制件U型口和圆弧段进行整形。针对U型口,采用侧修边的办法,提高料边的精度。
具体来说,对纵梁制件U型口的上面R角处采用强压整形,对U型口的下端面处采取侧整形,使U型口的上、下端面的间隙均匀一致,设计侧整形角度时要留一定的反弹余量。
首先对纵梁制件圆弧段的上R角整形,然后对纵梁制件圆弧段的下R角整形。从而避免整改上R角导致下R角翘起、反弹问题的产生;或者整形下R角而导致上R角翘起的现象。
对纵梁制件圆弧段的上R角采用强压整形或采用压料芯压死跷起部位,对纵梁制件圆弧段的下R角部位采取侧整形。以消除跷起、反弹、扭曲等产生。
本实施例的汽车“S”型纵梁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拉延工序加压料筋,使整个制件得到充分拉延,避免在拉延工序没有压料筋而导致制件无法充分拉延、产生扭曲;通过翻边和整形,确保纵梁U型口型面上、下段间隙均匀、一致,保证圆弧型面单独整形受到有效的侧整形力,并保证台阶能被加工出来,解决圆弧型面的跷起、反弹;通过部分位置的强压整形,使其受到强压,避免扭曲、反弹、跷起的产生,保证整个制件的反弹、跷起、扭曲受到有效地整改和强压。由于在前序工序中,制件的跷起、扭曲、反弹等问题已经被整改,此时再进行冲孔,能提高冲孔、侧冲孔的精度,从而提高整个孔的位置精度和确保孔不变形,避免先冲孔后整形而导致的孔位精度不高、孔变形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3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勾挂式切压点连接组合凹模装置
- 下一篇:耐磨模具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