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锆合金包壳保护膜制备的电解液及微弧氧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3050.9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斌;束国刚;咸春宇;王荣山;邹志锋;杜建成;华铭;施修龄;刘彦章;翁立奎;贾兴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金 保护膜 制备 电解液 氧化 工艺 | ||
1.一种用于核燃料棒锆合金包壳表面微弧氧化膜制备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为含有稀土盐、甘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水溶液,稀土盐为硝酸钇或硝酸铈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中稀土盐的含量为2-6g/L,甘油的含量为5-12ml/L,氢氧化钠的含量为1-12g/L,氢氧化钾的含量为1-8g/L。
3.一种核燃料棒锆合金包壳的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权利2要求的微弧氧化电解液;
步骤二、对待处理的锆合金进行表面清洗和预处理:用砂纸对锆合金表面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油污;将打磨后的试样放入由HF、H2SO4、HNO3、H2O按体积比1∶3∶3∶3组成的抛光液中,进行表面的化学抛光;
步骤三、将化学抛光的锆合金放入真空炉中进行真空热退火处理;
步骤四、微弧氧化处理:将所述的锆合金完全浸泡在盛装所述电解液的容器中,锆合金做阳极,不锈钢电解槽或不锈钢电极作为阴极,采用微弧氧化设备对样品进行微弧氧化,直至样品表面生成所需厚度的微弧氧化膜;微弧氧化时,所述的微弧氧化电源的工作频率为30-500Hz,微弧氧化处理的正向电压为150V-600V,负向电压为0V-150V。微弧氧化处理时间为5-60min;
步骤五、封孔处理:试样表面生成微弧氧化膜后,对氧化膜进行封孔处理,采用常用的水封闭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30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