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去除芯杆铬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2910.7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张文丙;刘志意;朱刚;李锐;张丽;郑何华;董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F1/26 | 分类号: | C23F1/26;B21F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去除 芯杆铬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电真空领域,具体属于真空器件中行波管的慢波组件螺旋线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微波领域中,行波管是将带宽和增益结合的最好的器件,其中螺旋线行波管应用最为广泛,其高频电路一般是一根螺旋线型金属丝或者金属带,由三根或更多介质杆夹持并固定在金属管壳内。螺旋线型金属丝的基本作用提供一个轴向传播速度接近电子运动速度并具有足够强的轴向电场的高频电磁波,使电磁波与电子注相互作用使信号得到放大。金属丝被称作为螺旋线,为高频能量与和电子束能量交换和高频能量传输的载体, 金属丝材料一般为带状结构,在行波管内部使用时为弹簧状,具有一定的内外径和一定的节距。螺旋线材料一般为难熔金属钼,钼材通过特制的车床绕制在芯杆上,绕制结束后取下芯杆和螺旋线,然后进行后续的热处理、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在这些后续的处理中钼材一直固定在芯杆上,保持绕制时的节距,在处理结束后取下芯杆,螺旋线就制作结束。
由于工作频率高,螺旋线的尺寸比较小,从而要求芯杆直径小、长度长、直径方向精度高。螺旋线在其上绕制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才能达到行波管需要的精度,然后连同芯杆共同进行一系列的机械、热、化学处理,螺旋线的节距均不能发生变化,这要求芯杆和螺旋线之间的作用力要大。同时,在螺旋线一系列处理后,螺旋线还要无损伤的从芯杆上取出。常用的方法是直接将螺旋线绕制在芯杆上,取下时旋动螺旋线直径取出,这样由于旋动螺旋线,会影响螺旋线节距的精度,进而会影响螺旋线制作的行波管的参数。现在采用一种金属在芯杆上,绕制时在芯杆表面,取出螺旋线时,采用化学方法无损伤的取出掉该物质,在芯杆和螺旋线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便于螺旋线的取出。这种物质有时选取的是金属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去除芯杆铬层的方法,将绕制在芯杆上的螺旋线经过系列处理后,去除螺旋线和芯杆之间的铬层,使螺旋线能够完全无损伤的从芯杆上取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化学去除芯杆铬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在溶液槽内配制化学去铬溶液,其中去铬溶液由浓盐酸和水组成,其中浓盐酸占体积百分比为60~80%,其余为水;
步骤2.将芯杆放入溶液槽内,芯杆需完全浸没在溶液中;
步骤3.在去铬溶液中放入适当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铝丝,每1000ml去铬溶液溶液中放入 1-3根长度150-200mm、直径2-3mm的清洗干净的铝丝;
步骤4.将去铬溶液煮沸并保持50~70分钟;
步骤5.重复步骤1至4几次,直至铬完全去除,完全去除的标准为溶液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浓盐酸占体积百分比为70%,其余为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溶液槽采用烧杯或者烧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芯杆顶端斜靠在溶液槽的侧壁上,斜靠角度不大于2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溶液槽内去铬溶液不超过溶液槽容积的3/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将溶液放置在电炉上煮沸腾保持60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步骤5以后的步骤6,再采用水进行清洗,进行清洗时为防止螺旋线节距变形,水冲时芯杆平放且水从竖直方向冲向芯杆,然后烘干芯杆,这样就将带螺旋线的芯杆上铬层去除干净,在芯杆和螺旋线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就可以将芯杆上的螺旋线取下。
本发明化学去除铬层方法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可以用于螺旋线行波管的慢波系统,采用此方法去除已定型处理的螺旋线芯杆上的铬层,能够完全去除螺旋线和芯杆间的铬层,在螺旋线和芯杆之间形成至少0.05mm的间隙,可以轻易且无损耗的将螺旋线从芯杆上取出;
2、去除铬层过程中对螺旋线及芯杆没有任何损害,螺旋线的节距精度可以在X波段达到0.01mm以内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去铬前带有螺旋线的芯杆示意图;
图2是芯杆去铬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1.配制去铬溶液配方为:浓盐酸:700ml,水:300ml,按照此比例进行配制溶液,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