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集间距的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2901.8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3/00 | 分类号: | B23P13/00;B23B35/00;B23D7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集 间距 多耳片类 零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中零件孔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密集间距的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中,传统的多耳片中孔的加工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主要依赖在两个耳片之间设置钻模板,并通过更换钻模板中的引导套的直径来实现孔的同轴度的加工,其不足之处:①是需要多次拆装零件才能实现更换钻模板中的引导套,效率低,②是存在累计定位误差,③由于耳片之间距离短,钻模板占用了耳片之间的加工空间,所以在加工中影响排屑,容易导致零件表面划伤;另一种方法是将耳片之间的钻模板设计成关节式结构,通过关节的活动来扩大安装空间,实现更换钻模板中的引导套,其不足之处:①由于关节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在定位时也存在累计误差,影响同轴度的精确度,②钻模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集间距的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有效的保证了孔的同轴度。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密集间距的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钻模板铰孔引导套安装在钻模板上;
2) 将零件固定在钻模上;
3) 将钻模板前引导套a和钻模板后引导套a安装在钻模板上;
4) 钻孔,留加工余量;
5) 铰孔;
6) 完成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
所述的密集间距的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方法,钻孔包括如下步骤:
1) 第一次钻孔:根据钻模板前引导套a和钻模板后引导套a一次钻零件耳片上的孔,留加工余量0.8mm-1.2mm;
2) 将钻模板后引导套a更换成钻模板后引导套b;
3) 第二次钻孔:根据钻模板后引导套b将零件耳片上的孔扩至留有加工余量0.3mm-0.7mm;
4) 将钻模板前引导套a更换成钻模板前引导套b。
所述的密集间距的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方法,铰孔包括如下步骤:
1) 将钻模板后引导套b更换成钻模板后引导套c;
2) 第一次铰孔:根据钻模板后引导套c将零件耳片上的孔铰至留有加工余量0.1mm-0.3mm;
3) 将钻模板前引导套b更换成钻模板前引导套c,钻模板后引导套c更换成钻模板后引导套d;
4) 第二次铰孔:根据钻模板后引导套d将零件耳片上的孔铰至要求尺寸。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①用上一次加工后的零件耳片孔作为引导孔,不用反复更换钻模板引导套,缩短准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②由于一次定位实现多耳片孔的加工,保证了耳片孔的同轴度要求,提高了零件的质量;③加工零件耳片孔的钻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创造耳片零件与钻模定位的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密集间距的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钻模板铰孔引导套21~37安装在钻模板上;
2) 将零件固定在钻模上;
3) 将钻模板前引导套20a和钻模板后引导套38a安装在钻模板上,此时,钻模板前引导套20a和钻模板后引导套38a分别起到钻孔时的引导作用;
4) 钻孔,留加工余量;
5) 铰孔;
6) 完成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
所述的密集间距的多耳片类零件中孔的加工方法,钻孔包括如下步骤:
1) 第一次钻孔:根据钻模板前引导套20a和钻模板后引导套38a一次钻零件耳片1~19上的孔,留加工余量1mm;
2) 将钻模板后引导套38a更换成钻模板后引导套38b;
3) 第二次钻孔:根据钻模板后引导套38b将零件耳片1~19上的孔扩至留有加工余量0.5mm,此时,当扩零件耳片1上的孔时,零件耳片2上的孔起到前引导作用,钻模板后引导套38a起到后引导作用,当扩零件耳片2上的孔时,零件耳片3上的孔起到前引导作用,零件耳片1上的孔起到后引导作用,直至最后当扩零件耳片19上的孔时,钻模板前引导套20a起到前引导作用,零件耳片18上的孔起到后引导作用;
4) 将钻模板前引导套20a更换成钻模板前引导套20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喷嘴可伸缩式的珩磨头测量装置
- 下一篇:螺母热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