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2397.1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0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广州;汪波;张伟建;汪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莱赛电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从车辆底部对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随着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作为汽车储能装置成为可能,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但是需要充电的汽车充电过程却存在危险。现在的充电方式是由人将充电插头插到插座上,实现充电。充电线裸露在外很容易对车辆旁边的行人造成绊倒甚至拉脱充电插头造成电击危险。也有人采用了换电模式,但是又存在投资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不足,利用自动控制及地面举升装置,提供安全可靠的自动充电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从车辆底部对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充电装置包括车载无线通信装置1;车上电极2;充电电极3;绝缘子4;升起装置5;导向机构6;油缸7;液压泵体机组8;充电站无线通信装置9;充电控制系统10;充电设备11。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底部安装有两个车上电极2,在地面充电工位安装有一个升起装置5,升起装置5上安装有导向机构6和两个可以向上伸出的充电电极3,升起装置5的运动由油缸7驱动,液压泵体机组8为提供油缸动力,绝缘子4保证电极2、3与其它结构件的绝缘。充电电极3与车上电极2构成两对充电触点。充电电极3的运动受充电控制系统10的控制。导向机构6可以保证在升起过程中的平稳和方向准确,电极接触牢靠时充电控制系统10指示充电设备11给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时车载无线通讯装置1将车辆运行数据和电池信息传送到充电站无线通讯装置9,充电设备11、以及充电控制系统10。
本发明具有以下功能特点:a、充电过程自动化程度高;b、充电时人接触不到电极,安全性高;c、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载无线通信装置;2、车上电极了;3、充电电极;4、绝缘子;5、升起装置;6、导向机构;7油缸、;8液压泵体机组;9、充电站无线通信装置;10、充电控制系统;11、充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和功能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充电时,车辆正确停放到充电工位上关闭车辆,液压泵体机组8驱动油缸7通过升起装置5升起充电电极3,导向机构6可以保证在升起过程中方向平稳及电极可靠接触,,当充电电极3与车上电极2接触牢靠后液压泵体机组8会发出一个信号。充电控制系统10收到电极接通信号后接通车上电极2与车上充电电路,启动充电过程。电池管理系统按照电池状态给出充电电流电压需求,并监控电池受电情况。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发送给充电控制系统10,充电控制系统10控制充电机11按照需求送出电流并监控。同时车载无线通讯装置1将车辆运行数据和电池信息传送到充电站无线通讯装置9,充电设备11、以及充电控制系统10。当充电结束后,液压泵体机组8驱动油缸7通过升起装置5降下充电电极3。
上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应用范围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莱赛电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莱赛电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脱粒机
- 下一篇:蒸汽动力循环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