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水合盐基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1586.7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贤;张焕芝;徐芬;赵梓名;张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C08F112/08;C08F120/14;C08F2/32;C08K3/30;C08K3/16;C08K3/32;C08K3/2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水合 微胶囊 复合 相变 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无机水合盐基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
是一种聚合物壁材包覆无机水合盐的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油包水乳液聚合法制备而成,其材料质量百分含量的配比如下:
余量为有机溶剂;聚合物单体可为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变材料为Na2SO4·10H2O,CaCl2·6H2O,Na2HPO4·12H2O,Na2CO3·10H2O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二种;
上述乳化分散剂可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两亲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或环己酮。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采用乳液分散聚合法制备,通过油包水乳液分散技术实现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步骤如下:
步骤1,将乳化分散剂、有机溶剂、相变材料、引发剂依照所需配比,加入反应容器中以5000~9000rpm搅拌速率,快速搅拌5~8h,使其分散乳化均匀,得到稳定的W/O乳液;
步骤2,将聚合物单体缓慢滴加到步骤1的W/O乳液中引发聚合反应,滴加完毕后降低搅拌速率至500~800rpm,反应24h;
步骤3,停止搅拌,将反应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保证反应产物的稳定性;
步骤4,将反应得到的沉淀物用丙酮清洗2~3次,再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洗涤、抽滤;
步骤6,将所得产物自然风干;
步骤7,包装,出成品。
5.根据上述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
聚合反应过程温度为60~100℃。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纤维、服装、涂料、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等领域中作为智能控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5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