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网络的现场生产数据采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1461.4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洋;杨洋;张杰;邓玉蜂;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网络 现场 生产 数据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现场生产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械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任务十分繁重,设备的运行监控和工作效率成为生产管理关注点。由于底层设备上的生产信息不能自动上传,数据反馈受阻,使得ERP的生产计划只能离线产生而无可操作性,形同虚设。ERP本身没有实时数据的支持,其优化算法和策略无从谈起。另外由于人工收集的困难导致工时定额主观臆断居多,无法评估绩效和改进生产。上述原因造成机械制造企业无法彻底实现信息化,也无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现在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反馈生产进程的自动化设施以及方法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现场生产数据采集方法,可方便快速、实时精确地反馈生产进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现场生产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组建现场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由RFID卡、发卡器、无线网关、数据终端、路由器、客户端、ERP服务器及网线组成;将发卡器与客户端连接,将客户端、无线网关、ERP服务器通过网线与路由器连接;将数据终端分别安装在生产现场的各台设备旁,数据终端与客户端、ERP服务器通过无线网关传递信息;在ERP服务器上设置一个包括配置文件的中间件以及第一存储过程、第二存储过程;
(2)在所述ERP服务器上建立SQL SERVER形式的计划台账库表,所述计划台账库表中的属性包括批号、工序名称、物料代码、卡号、工号、设备ID、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基准时间以及准备结束;
(3)当所述现场生产数据采集系统完成连接后,在ERP服务器上的中间件的配置文件中,设置数据源为含有所述计划台账库表的数据库,设置用户名为所述数据库的登录名,设置密码为所述数据库的登录密码;将ERP服务器上的所述第一存储过程、第二存储过程新建在所述计划台账库表的SQL SERVER的存储过程栏目中;
(4)在所述客户端上调出计划台账库表,选择计划台账库表上所要进行的加工任务的批号的表头所在的行,在所述发卡器上刷RFID卡,将当前RFID卡的卡号输入到该加工任务的批号所在行并保存,建立起RFID卡号与加工任务批号的对应关系;当在所述数据终端刷RFID卡或按下按键时,所述中间件将会激活第一存储过程或第二存储过程,将相应的数据保存在所述计划台账库表中;
(5)当所述RFID卡代表的加工任务在生产现场的设备上开始加工时,在当前设备所对应的数据终端上刷所述RFID卡,通过所述第一存储过程,将当前时间写入所述计划台账库表中相应加工任务、设备的开始时间属性中;
(6)当所述RFID卡代表的加工任务在生产现场的设备上结束加工时,首先在当前设备所对应的数据终端上按设定的按键,通过所述第二存储过程,将所述计划台账库表中相应加工任务、设备的准备结束属性赋值为该按键的键值;然后在该设备所对应的数据终端上刷所述RFID卡,通过所述第一存储过程,将当前时间写入所述计划台账库表中相应加工任务、设备的结束时间属性中;
(7)当需要输入加工者的工号时,首先在当前设备所对应的数据终端上刷所述RFID卡,通过所述第一存储过程,将当前时间写入所述计划台账库表中相应加工任务、设备的基准时间属性;然后在当前设备所对应的数据终端上刷加工者的身份RFID卡,将所述基准时间与当前时间进行比较,当基准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小于设定值时,通过所述第一存储过程,将所述身份RFID卡的卡号写入所述计划台账库表中相应加工任务、设备的工号属性中。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能够快速地将每次加工任务在每个设备上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加工者的工号等生产进程反馈给EPR服务器,速度快、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无线网络的现场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病毒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基于依存连贯性约束的双语词语自动对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