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1297.7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榊原健司;增田裕明;东崎优;宫泽清和;中川和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A63F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有机EL显示面板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具有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7/0202956号)。
近年来,具有有机EL显示面板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开发持续进行。然而,由于有机EL显示面板通常比液晶面板薄,因此在显示面板采用有机EL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谋求减轻施加于面板的负荷和确保耐冲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有机EL显示面板;前面板,其由树脂形成,配置在有机EL显示面板的前表面侧,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前表面起作用;以及粘接剂层,其形成在所述有机EL显示面板和所述前面板之间;所述有机EL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粘接剂层固定在所述前面板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通过粘接剂层将有机EL显示面板固定在由树脂形成的具有高耐冲击性的前面板,所以它们作为整体成为耐冲击性强的一个部件。另外,通过充分确保粘接剂层的厚度,能够利用粘接剂层吸收前面板的翘起,并能够减轻施加于有机EL显示面板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上述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显示面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图1所示的III-III线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主视图。图2是电子设备1所具有的显示面板单元20和前面板2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图1所示的III-III线的剖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图1所示的X1-X2是左右方向,Z1-Z2所示的方向是上下方向。另外,图3所示的Y1-Y2是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具有显示面板单元20。该例的电子设备1是作为游戏装置或动画、声音再生装置起作用的便携式装置。在电子设备1的前表面设置有用户能够操作的多个操作部件。具体来说,在显示面板单元20的右侧配置有多个(在该例中是4个)操作按钮5。4个按钮5分别位于十字的端部。另外,在显示面板单元20的左侧配置有具有大致十字形状的方向键6。而且,在显示面板单元20的右侧和左侧分别配置有操作杆7、8。操作杆7、8包括:从电子设备1向前方突出的轴部7b、8b;形成在该轴部7b、8b的头部的圆盘状的操作部7a、8a。操作杆7、8能够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等轴部7b、8b的径向倾斜,并能够在向径向倾斜的状态下沿周向旋转。此外,操作杆7、8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在轴部7b、8b的径向上滑动。另外,电子设备1在其上表面的最右侧部和最左侧部分别具有上部按钮14、15。而且,电子设备1在操作杆7、8的下方具有按钮16a、16b、16c。
如图2及图3所示,显示面板单元20具有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面板21。该例的显示面板单元20还包括触摸屏22。触摸屏22是例如静电容式触摸屏。另外,电子设备1具有前面板2。前面板2被配置在有机EL显示面板21的前表面侧,即显示面板单元20的前表面侧,作为电子设备1的前表面起作用。此外,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是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上下方向的宽度大的电子设备。前面板2也是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上下方向的宽度大的面板,从电子设备1的正面观察,具有大致与电子设备1的外形对应的形状。
前面板2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具有比玻璃高的耐冲击性。如图3所示,该例的前面板2包括:第一树脂层2a;形成在第一树脂层2a背面的第二树脂层2b。第二树脂层2b和第一树脂层2a彼此由不同材料形成。具体来说,第二树脂层2b由硬度比第一树脂层2a低的材料形成。由此,能够抑制前面板2的表面受到损伤,并能够增强前面板2的耐冲击性。在该例中,第一树脂层2a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第二树脂层2b由聚碳酸酯树脂形成。
前面板2还包括形成在第二树脂层2b背面的第三树脂层2c。第三树脂层2c由与第一树脂层2a相同的材料形成。由此,能够抑制前面板2的翘起。在该例中,第一树脂层2a和第三树脂层2c由丙烯酸树脂形成。这3个树脂层2a、2b、2c通过粘接等相互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未经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3D用户界面程序的视觉调试系统
- 下一篇:动压轴承装置以及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