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电网保护的实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81249.8 | 申请日: | 2012-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沈浩东;孙国城;陈晖;相咸正;赵景涛;潘汉广;唐斐;耿新辉;鲁文;谢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保护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保护的设计方法,属于电力继电保护和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环境问题,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可再生能源,世界上各国家纷纷扶持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以及其它清洁发电技术。我国面对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缺电少电问题,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风机发电、光伏发电属于间歇性能源,具有不稳定性,会引起系统电压的波动和闪变,因此我国采取将风机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等分布式能源组成微电网,就近接入当地配电网并网运行或孤网离网运行。现阶段微电网具有供电半径小、电网稳定性差等缺点,微电网的继电保护功能还在探索之中。
目前风机、光伏及储能逆变器均采取晶闸管控制技术,为了防止分布式能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风机、光伏及储能逆变器采取了限流措施,即故障时各逆变器输出电流缓慢上升,一般不大于两倍额定电流。为了系统的稳定运行,风机、光伏及储能逆变器要求具备低电压穿越(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625ms)、反孤岛保护功能(微电网内电压/频率异常时最慢在6个周波切除新能源),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必须紧密与之配合,在3周波之内切开故障,才能维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传统的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分散安装,各保护装置的过流保护通过时序相互配合,这在时间上不能满足微电网的稳定要求,而风机、光伏及储能逆变器的限流作用,使得微电网内部故障时,随着分布式能源接入容量不同,提供的短路电流亦不同,可能出现较少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短路电流可能小于较多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负荷电流的情况,这使得定值整定极为困难,因此过电流保护不宜作为微电网的主保护。
目前的继电保护采用的是单元式保护原理,各保护装置根据自身的采集信息进行相应的逻辑判断,相互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随着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正在提高。近几年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同步向量采集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全网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其中IEEE 1588协议约定网络同步时间小于10us,基于同步测量技术的广域保护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1、实现微电网内故障的快速定位和隔离,把故障的影响隔离在最小范围,减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缩短负荷的低电压时间,保证微电网内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
2、实现微电网的广域保护模式,根据综合判断选择切除故障区域。
3、提高微电网内分布式发电设备和微电网内负荷的运行的稳定性,减小发电设备停机、用户负荷停电的几率。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电网保护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微电网保护包括相互通讯的中央单元和多个就地单元,
各就地单元将模拟量采样数据加上时标,与就地单元的开关量、事件信息、跳闸信息一起通过光纤网络上送到中央单元,
由中央单元将所有数据汇总,进行综合逻辑判断,确定微电网故障点,
中央单元根据微电网故障点故障类型,将跳闸和闭锁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就地单元,完成该就地单元的故障隔离。
中央单元中包括数据处理、同步、通讯、逻辑判断和输出控制模块。就地单元中包括数据采集、同步、通讯、命令执行、出口模块。
所述就地单元中数据采集模块为电流互感器和/或电压互感器。
所述中央单元和就地单元之间通讯采用61850通讯标准,利用光纤网络,通过GOOSE机制实现高速的数据交换和相互闭锁。所述光纤网络采用双网冗余配置。
IEEE 1588系统中同步时钟通过光纤网络,由中央单元采取多播方式,定时向网络发送,该网段的就地单元接受到同步报文后,根据同步报文中的时间戳和主时钟到从时钟的线路延时计算出与主时钟的偏差,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
根据故障点不同,微电网故障类型包括:分布式电源侧故障、微电网母线故障、配电网侧故障、配电变高压侧故障、配电变低压侧故障。
微电网母线故障时,采用差动保护切开故障母线的所有边界开关,
逻辑判据如下:
差动电流:Ida=| 1+2+…+n|
制动电流:Ira=|1|+|2|+…+|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化系统中的安全强制
- 下一篇:高铁声屏障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