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草栽培灰树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1193.6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占熺;林冬梅;林应兴;曹秀明;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大菌草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 灰树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业生产中的菌草栽培灰树花的方法,具体的说是利用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菌草为原料生产灰树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菌草是指用于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草本植物,包含人工种植和野生的适合栽菇的草本植物。常规的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栽培工艺包括收割、干燥、粉碎、加水拌料、装料、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及子实体培养等过程。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有关资料的检索表明,现有菌草栽培食药用菌生产工艺中对菌草栽培灰树花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灰树花是食用菌的一个品种,学名为(Grifola frondosa),别名莲花菇,千佛菌,栗子蘑,舞菇等,灰树花子实体具有独特风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多糖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保肝、降血压、抗HIV病毒及提高免疫力功能等作用。但是传统的灰树花栽培是用林木资源和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栽培,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用林木资源栽培灰树花存在“菌林矛盾”,难以持续发展;第二,用作物秸秆栽培的灰树花产品存在农药残留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用芒萁、五节芒、巨菌草、象草等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菌草为主要培养基栽培灰树花的方法,可从根本上解决灰树花栽培的可持续发展和农药残留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菌草栽培灰树花配料的组份与配比:
配方1.芒萁30%、五节芒48%、麸皮5%,玉米粉15%,硫酸钙2%;
配方2.巨菌草78%、麸皮20%、硫酸钙2%;
配方3.象草78%、麸皮20%、硫酸钙2%;
配方4.类芦76%、麸皮22%、硫酸钙2%。
本配料的组份与水的比例为4:6。
2.菌草栽培灰树花的方法
1)菌草收割:
芒萁、五节芒、巨菌草、象草用人或者工机械收割,在热带和亚热带低海拔地区为多年生,一年收割3~4次,在气温较低的地区一年收割1~2次;
2)粉碎:用专用菌草粉碎机,粉碎五节芒、象草、巨菌草等禾本科植物时,菌草粉碎机的筛孔为5~6mm的筛片,粉碎芒萁时用筛孔为2.5mm的筛片。
3)菌筒(袋)制备:用17cm×60cm、17cm×38cm、24cm×44cm三种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作容器,按配方比例称取经粉碎的芒萁、五节芒、巨菌草、象草草粉、麸皮、玉米粉及石膏。
将各配料混合加水,使培养基含水率达60%左右,充分混匀后用装袋机装入塑料薄膜袋中,常压灭菌法灭菌10小时,待菌筒冷却至30℃以下时,按常规方法接入菌种。
4)菌筒(袋)培养:接种后移至培养室进行菌丝体培养,7天内,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65%左右,温度在18~20℃,7天后温度升至25~27℃。
5)出菇与采收:50天左右,将菌筒移入出菇棚,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85%左右,出菇培养6~10天后接种口处出现黑色原基,继而发育成莲花形的菌盖,当菌盖表面颜色由灰黑色渐变成浅灰色,菌盖背面形成白色子实层,出现菌孔时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高产优质的芒萁、五节芒、巨菌草、象草等草本植物代替林木资源栽培灰树花,从根本上解决了灰树花生产过程中的“菌林矛盾”;使灰树花的生产可持续发展,同时还确保原料不被农药污染,用菌草栽培灰树花提高了灰树产品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收割:将芒萁、五节芒菌草用人工收割;
2)粉碎: 用菌草粉碎机将收割的芒萁、五节芒菌草粉碎;
3) 称取芒萁30公斤、五节芒48公斤、麸皮5公斤,玉米粉15公斤,硫酸钙2公斤;
4) 将各配料混合,搅拌均匀并加水,使培养基含水率达60%左右,充分混匀后用装料机将培养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薄膜袋中,常压灭菌法灭菌10小时,待菌筒冷却至30℃以下后移至接种箱中,按常规方法接种。
5)菌筒(袋)培养:接种后移至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将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 以下,7天内温度在18~20℃,7天后温度升至24~26℃。40天左右撕弃封口透明胶带,增加菌筒通气量。
6)出菇与采收:50天左右,移入出菇棚进行出菇管理。菇棚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保持在85%左右,6~10天后出现黑色原基。继续培养子实体发育成莲花形的菌盖,当菌盖表面颜色由灰黑色渐变成浅灰色,菌盖背面形成白色子实层,出现菌孔时采收。
实施例2:
1)收割:将巨菌草用机械收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大菌草技术开发公司,未经福建农大菌草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鹅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压缩中药饮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