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1003.0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王钰言;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3/08 | 分类号: | H01L43/08;H01L4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隧道 各向异性 磁电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其结构依次包括:基片、底电极、铁磁层、反铁磁层、隧穿层和顶电极;其中,所述铁磁层由垂直磁化膜构成,所述反铁磁层由Mn系合金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磁化膜选自下述任意一种多层膜:[Co/Pt]n、[Co/Pd]n和[Co/Ni]n,其中,n=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Co/Pt]n多层膜中,各Co层的厚度均为0.3nm~0.8nm,各Pt层的厚度均为0.8nm~1.5nm;
所述[Co/Pd]n多层膜中,各Co层的厚度均为0.3nm~0.8nm,各Pd层的厚度均为0.8nm~1.5nm;
所述[Co/Ni]n多层膜中,各Co层的厚度均为0.3nm~0.8nm,各Ni层的厚度均为0.8nm~1.5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铁磁层的厚度为2nm~6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Mn系合金包括IrMn、FeMn。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隧穿层由MgO或Al2O3构成,所述隧穿层的厚度为1.5nm~2.5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采用下述任意一种方法制备:磁控溅射、电子束蒸镀、Al的等离子体氧化和Al自然氧化;所述MgO采用磁控溅射或电子束蒸镀的方法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和顶电极均为Pt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的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为Si(100)/SiO2,其中SiO2厚度为300-500nm。
10.制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室温隧道各向异性磁电阻器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所述在基片上依次沉积:底电极、铁磁层、反铁磁层、隧穿层和顶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0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