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片瑕疵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0997.4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岳东;陆凯;孙志刚;许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96 | 分类号: | G01N21/89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片 瑕疵 快速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镜片清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镜片瑕疵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讯产业的迅速发展,手机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手机制造商都想生产出高质量的手机满足消费者,他们在手机生产的每个工序上都严格把关,手机镜片的洁净无划痕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检测清洗后的手机镜片是否干净,一开始是工作人员用肉眼检查,如在印刷生产中,通常从人眼发现缺陷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内,生产线已经运行了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这就造成了纸张和油墨的巨大的浪费。再次,传统的人眼检测方法对微小缺陷和色差不明显缺陷以及复杂图案的检测并不敏感,难以实现对产品缺陷或瑕疵的完全检测。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对细小的划痕也检查不出来,随后又用强光灯照射手机镜片去检测镜片上的灰尘、指纹是否清晰干净,是否存在划痕等,但这既伤害员工的眼睛又检测不出颗粒微小的划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瑕疵快速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人眼检测导致效率低且检查不出细小划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片瑕疵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待检测镜片表面均分为n2个部分,分别获取每个部分的图像,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取n2张图像,所述设定的时间用于控制获取图像的速率;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S2:将所述n2张图像分别进行中值滤波、黑帽变换以及二值化处理后分割出缺陷图像;
S3:对所述缺陷图像进行开运算滤除非瑕疵干扰部分;
S4:对所述滤除非瑕疵干扰后的缺陷图像进行绘制轮廓处理,若有轮廓,则所述待检测镜片表面有瑕疵;若无轮廓,则所述待检测镜片表面无瑕疵。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采用CCD面阵相机获取n2张图像。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获取n2张图像时采用S型移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镜片瑕疵快速检测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将待检测镜片表面均分为n2个部分,分别获取每个部分的图像,在设定的时间内获取n2张图像,所述设定的时间用于控制获取图像的速率;
图像分割单元,将所述n2张图像分别进行中值滤波、黑帽变换以及二值化处理后分割出缺陷图像;
滤波单元,对所述缺陷图像进行开运算滤除非瑕疵干扰部分;
瑕疵检测单元,对所述滤除非瑕疵干扰后的缺陷图像进行绘制轮廓处理,若有轮廓,则所述待检测镜片表面有瑕疵;若无轮廓,则所述待检测镜片表面无瑕疵。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镜片夹取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镜片夹取模块夹取待检测镜片并将所述待检测镜片移动到图像获取模块的正下方;控制所述待检测镜片每移动一步的同时所述图像获取模块获取一张图像,在设定的时间内所述待检测镜片需移动n2步的同时所述图像获取模块获取n2张图像。
更进一步地,所述镜片夹取模块为摆动气爪,所述摆动气爪前端夹取装置的两个夹紧模块可旋转180度,使所述待检测镜片正反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获取模块包括:CCD面阵相机,以及用于给所述待检测镜片提供图像清晰成像所需的同轴平行光源。
更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获取模块中CCD面阵相机固定在龙门架的可调支架上。
本发明提供的镜片瑕疵快速检测方法在平台的高速运动下用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能清晰的检测出镜片上的划痕;能够有效地判别缺陷类型,具有速度快、检测结果客观等特性,在背景光照不均的条件下,提高了检测的正确率,降低缺陷检测的误判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XY工作平台与摆动气爪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机与龙门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机、手机镜片和XY工作平台之间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片瑕疵快速检测方法中缺陷检测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0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DP滤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腐收尘节能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