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培养长座虫草子实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0691.9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如;樊美珍;刘洋;潘丹丹;丁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培养 虫草 实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真菌的人工培养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长座被毛孢(Hirsutella longissima)菌种进行培养形成长座虫草子实体。
背景技术
泛义的虫草是一大类昆虫病原真菌,它包含了四个属,这些真菌主要寄生于昆虫、蜘蛛和某些大团囊菌的某些地下种类的子实体上,利用寄主的营养完成其生活史的虫菌复合体。它是一类复型真菌,在其生活史中有产生分生孢子的无性阶段和产生子囊孢子的有性阶段。虫草类真菌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病原、抗氧化、抗辐射、杀虫、钙离子拮抗及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功能,它们在医药、农业、食品工业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中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蝉花Paecilomyces cicadae、大团囊虫草Elapho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和古尼虫草C. gunnii是其中几种著名的虫草类真菌,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
研究虫草子实体的人工培养,不仅对于确定虫草无性型和有性型的对应关系以及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虫草的分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人工驯化并开发冬虫夏草、蝉花等药用价值真菌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有关成功培养虫草子实体的报道并不多,尤其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并申请专利的虫草只局限于少数几种,如蛹虫草、蝉花、台湾虫草等。
长座虫草Ophiocordyceps longissima (Kobayasi)是寄生于同翅目蝉若虫上的一类重要的虫生真菌,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韩国。长座虫草于1963年首次在日本被发现并命名。1999年,李春如等在我国安徽省霍山县首次采到此长座虫草,经鉴定,其无性型为长座被毛孢Hirsutella longissima Li et al.新种,并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出了近成熟的子座和孢梗束。野生长座虫草在野外经常有被动物啃食的现象,推测其可能具有食用价值。目前,关于长座虫草的研究报道很少。本实验室在其成分、药理、毒理方面做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会陆续报道。长座虫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食药用真菌进行开发。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长座虫草子实体培养方法的报道与专利,加之野生长座虫草资源也较少,所以人工培养其子实体是解决开发利用该资源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培养长座虫草子实体的方法,具体来说是利用其无性型-长座被毛孢(Hirsutella longissima)菌株,经过液体培养和固体基质培养诱导出子实体,为将来大规模培养和开发利用长座虫草提供了技术参数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用的长座被毛孢(Hirsutella longissima)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2年03月02日,保藏编号CGMCC No.5826。
人工培养长座虫草子实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斜面试管菌种活化培养
将长座被毛孢(Hirsutella longissima)菌种点接于斜面试管培养基, 温度25℃培养10~15d,得到斜面菌种;
斜面试管培养基的原料和重量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至1000ml,自然pH;
B、液体摇瓶种子培养
在250ml容器中装入100ml液体摇瓶种子培养基,在高温高压下灭菌,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斜面菌种接种到液体摇瓶种子培养基上,在温度25±1℃、转速130r/min、黑暗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10d,得到液体摇瓶种子;
液体摇瓶种子扩大培养:在500ml容器中装入200ml液体摇瓶种子培养基,高温高压灭菌,待自然冷却至室温,用高速匀浆器将所述液体摇瓶种子打散,接种到500ml容器的液体摇瓶种子培养基中,每瓶接种量为20ml,在温度25±1℃、转速130r/min、黑暗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9d,得到扩大培养的液体摇瓶种子;
液体摇瓶种子培养基的原料和重量为:葡萄糖40g、蛋白胨10g、酵母浸出粉10g,加水至1000ml,自然p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0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葡萄离体再生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环形工件变形的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