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0630.2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朱丽岩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桩顶间 弹性 逐点微差 下降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设置在建筑物基础群桩(4)与建筑物上部结构(2)之间,其特征在于:由弹簧箱(3)和自锁式千斤顶(1)组成,所述弹簧箱(3)固定放置在建筑物基础群桩(4)的顶部,所述自锁式千斤顶(1)固定放置在弹簧箱(3)的顶部,自锁式千斤顶(1)的上端又顶在建筑物上部结构(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箱(3)包括弹簧箱上盖板(3a)、弹簧箱下盖板(3b)、以及连接在弹簧箱上盖板与弹簧箱下盖板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均匀布置的弹性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箱上盖板(3a)上设有向下的弹簧箱上侧板(3e),所述弹簧箱下盖板(3b)上设有向上的、与弹簧箱上侧板(3e)相配合的弹簧箱下侧板(3f)。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箱导向轴(3g)和套在弹簧箱导向轴(3g)上的蝶形弹簧(3d)、蝶簧垫板(3c),所述弹簧箱导向轴(3g)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弹簧箱上盖板(3a)上,弹簧箱导向轴(3g)的下端通过预紧螺栓(3h)上下可移动连接在弹簧箱下盖板(3b)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箱下盖板(3b)上设有放置弹簧箱导向轴(3g)下端部用的凹洞(3i)。
6.一种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自锁式千斤顶(1)和弹簧箱(3)安装在建筑物基础群桩(4)与建筑物上部结构(2)之间,此时整个建筑物上部结构(2)的荷载通过自锁式千斤顶(1)和弹簧箱(3)传递至建筑物基础群桩(4)上,在荷载稳定后,建筑物上部结构(2)下方的所有的自锁式千斤顶(1)均处于初始自锁受力状态,建筑物上部结构(2)下方的所有的弹簧箱(3)均受到负载并产生弹性变形,整个建筑物上部结构(2)下方的所有的自锁式千斤顶(1)和弹簧箱(3)均处于受荷稳定状态;
步骤二、启动其中一个自锁式千斤顶(1),使这个自锁式千斤顶(1)由自锁受力状态转换成活塞顶升受力状态,通过油泵微差收缩下降这个自锁式千斤顶中的活塞,然后通过自锁装置重新锁住这个自锁式千斤顶,使其重新转换成自锁受力状态,此时,整个建筑物上部结构(2)的荷载通过所有的自锁式千斤顶(1)和弹簧箱(3)的自我调节功能重新分配至各建筑物基础群桩(4)上;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依次逐点微差调整建筑物上部结构(2)下方的其它的自锁式千斤顶(1),从而实现建筑物上部结构(2)的整体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箱(3)包括弹簧箱上盖板(3a)、弹簧箱下盖板(3b)、以及连接在弹簧箱上盖板与弹簧箱下盖板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均匀布置的弹性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箱上盖板(3a)上设有向下的弹簧箱上侧板(3e),所述弹簧箱下盖板(3b)上设有向上的、与弹簧箱上侧板(3e)相配合的弹簧箱下侧板(3f)。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箱导向轴(3g)和套在弹簧箱导向轴(3g)上的蝶形弹簧(3d)、蝶簧垫板(3c),所述弹簧箱导向轴(3g)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弹簧箱上盖板(3a)上,弹簧箱导向轴(3g)的下端通过预紧螺栓(3h)上下可移动连接在弹簧箱下盖板(3b)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物与桩顶间弹性顶托并逐点微差下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箱下盖板(3b)上设有放置弹簧箱导向轴(3g)下端部用的凹洞(3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06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面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动车内饰件加热的油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