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0611.X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帅;徐弢;袁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4 | 分类号: | A61L27/44;A61L27/50;A61L27/16;A61L27/18;A61L27/20;A61L27/22;A61L27/24;D01D1/02;D01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任重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修复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是在用于骨修复支架制备的可降解聚合物中,添加复合颗粒,然后再制备成微纳米纤维得到;所述复合颗粒具有核壳结构,所述核为单独由高分子材料制备的聚合物颗粒或微观尺度上类骨结构的仿生活性微球,所述壳为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
所述微观尺度上类骨结构的仿生活性微球为由高分子材料与无机盐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的核还含有促进骨修复的生长因子和/或药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10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的纤维直径为0.1~20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分散在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的纤维上或分散在纤维的孔隙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所述合成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聚乙醇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壳聚糖或上述几种物质的共聚复合物;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为胶原、明胶、硫酸软骨素或透明质酸。
7.如权利要求1、2、5或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观尺度上类骨结构的仿生活性微球具有插层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为磷酸钙、硫酸钙、碳酸镁、氧化锌或生物玻璃;
所述用于骨修复支架制备的可降解聚合物为聚乙交酯-聚(L-乳酸)共聚物、胶原、聚乙二醇、壳聚糖、聚丙交酯或聚对二氧环己酮。
9.权利要求1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复合颗粒的核;
(2)将步骤(1)所述核加入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的溶液中,静置,使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在核的表面上沉积,得到一种以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为壳的复合颗粒;
(3)将用于骨修复支架制备的可降解聚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得到质量浓度为5~15%的溶液,将步骤(2)所得复合颗粒加入上述得到的溶液中,使复合颗粒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10%,震荡分散,得到混合液;
(4)将步骤(3)所得混合液进行纺丝,并将纤维收成膜,得到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微纳米纤维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纺丝为静电纺丝,所述静电纺丝的条件为:微量注射泵的速率为1~10毫升/小时,高压发生器的电压为15~30KV,接收装置的距离为10~3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06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度钢铁材料的连铸设备和连铸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竹质餐桌面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