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粒飞散抑制剂混合物、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0063.0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日 |
主分类号: | C09K3/22 | 分类号: | C09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散 抑制剂 混合物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剂,特别涉及一种在煤炭储存或转移过程中防止直径为2.5-10μm(PM10)的煤粒飞散现象的抑制剂混合物和制备方法,属于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在煤炭储存或转移过程中,大气中会产生叫做飞散粉尘的粒子状漂浮物质。在煤炭储存场所、煤炭破碎工厂或煤饼厂等地方也会排出该物质。这种煤炭飞散粒子通常漂浮在空气中,附在植物叶子上,会给植物生长发育带来恶影响,通过呼吸侵入人体中,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10微米以上直径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附在支气管和肺中,引起多种疾病,给人体带来有害影响。
目前对于这种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煤炭飞散粒子应对方法为喷水或者撒水,气温降低时,喷水后会结冰,反而会给作业人员增加危险性;气温较高时,因为水蒸发快而需要连续喷射,不但不能完全阻止灰尘,还可能会发生污染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煤炭储存或转移过程中防止直径为2.5-10μm(PM10)的煤粒飞散现象的煤炭飞散抑制剂混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
煤粒飞散抑制剂混合物,组分和质量百分比为:
如果高分子材料的含量小于0.2重量%,粘附涂层效果就会微小。具体来讲,由于针对微细煤粒的粘附涂层效果微小,将会降低煤粒飞散防止效果,制造出的煤粒飞散抑制剂溶液的分散稳定性也会降低,所以效果不佳。此外,如果含量超过15.0重量%,制造的溶液黏性太高而具有制造难的问题,所以此方法也不可采用。
如果界面活性剂含量小于0.2重量%,乳化分散效果就会微小,其含量超过8.0重量%时,由于泡沫问题,将会降低市场性,同时乳化分散功能效果也会起到反作用。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分子材料优选3.0-10.0%,所述的界面活性剂优选0.5-5.0%。
优选的是:所述的界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和非离子系的乳化剂或分散剂,为聚氧乙烯类、山梨聚糖类、酰胺类及胺类等衍生物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界面活性剂为山梨聚糖单油酸酯、山梨聚糖单十二烷基RATE、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椰子油烷基二甲基氧化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胺及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胺等衍生物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分子材料为半合成纤维素材料、亲水性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半合成纤维素材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所述的亲水性合成高分子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C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钙(CMCCa)、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纤维素(HPC)、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为淀粉、阿拉伯树胶、海藻酸钠、右旋糖苷、瓜尔胶、槐树豆胶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消泡剂为乙醇、有机硅氧烷、聚醚、硅和醚接枝、含胺、亚胺和酰胺类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显色剂为氢氧化镁(MgOH)2、二氧化钛(TiO2)或滑石(Talc)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湿润剂为丙二醇(PG)、丁二醇(BG)、山梨糖醇、甘油、聚乙二醇(PEG)、蔗糖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煤粒飞散抑制剂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在水溶液中加入界面活性剂、湿润剂、消泡剂和显色剂,进行混合,随着充分地进行混合搅拌15-90分钟,将温度提升到25-40℃,此时缓缓地滴入高分子材料,同时进行2-3小时左右的高速分散和搅拌,搅拌速度为240-600转/分,室温冷却,制得具有黏性的白色煤炭飞散抑制剂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煤粒飞散抑制剂混合物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在飞散现象发生较多的煤炭储存场所及转移现场中,根据煤炭储存和转移现场的作业条件,通过喷雾、喷射或撒水方式运用煤粒飞散抑制剂混合物,由于粘性、极性和比重差距等因素,混合物涂布于正在飞散或将要飞散的煤粒表面,防止微细煤粒飞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煤粒飞散抑制剂混合物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2)本发明中采用的高分子材料为合成纤维素材料、亲水性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至少一种,与界面活性剂进行合理配比,可以有效的吸附2.5-10μm(PM10)的微细煤粒,防止微细煤粒飞散现象,以此达到作业环境的舒适和保护附近居民和作业者健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日,未经李东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0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道估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脑用增香加湿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