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9736.0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乔雅;谢佳;纪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G02B27/22;G02F1/133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裸眼 立体 追踪 显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双眼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但两眼间有一定的间距,因此观看物体时视线会形成一个交叉角度,角度越大,立体感和距离感就越强。由于交叉角度的存在,双眼看到的画面并不相同,也就是产生了“视差”,两幅具有视差的画面经过大脑处理后得到完整的立体影像,或者说三维(three-dimensional,简称3D)影像。裸眼就是说不用戴3D眼镜也可以看得出3D效果。
立体显示设备是利用人眼视差的特征来显示3D效果。通常立体显示设备将具有视差的图片输出到立体显示器上,然后将这种立体视差图片传送给观看者的左右眼,进而合成立体图像。
目前的裸眼立体显示技术中,观看位置比较固定,观看者只能在立体观看区域内才能观看到比较合适的立体图像。当观看者不在该区域时,将会出现反视、重影、失真等情况,严重影响立体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裸眼立体显示技术中观看者位置变化之后,不能观看到合适的图像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方法,其包括:
图像采集器采集观看者的图像;
图像处理器在采集到的观看者的图像中获取人脸图像,并根据所述人脸图像计算确定观看者的位置;
遍历模块根据所述观看者的位置,在观看者位置与相互对应的索引表中,查找图像处理器确定的观看者的位置所对应的液晶光栅状态值,所述液晶光栅状态值包括多个相邻的光栅单元及所述多个相邻的光栅单元中每一个光栅单元各自的驱动方式;
光栅驱动模块根据所述遍历模块查找到的液晶光栅状态值,驱动液晶光栅;
显示屏显示图像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装置,其包括:
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观看者的图像;
图像处理器,用于在采集到的观看者的图像中获取人脸图像,并根据所述人脸图像计算确定观看者的位置;
遍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看者的位置,在观看者位置与相互对应的索引表中,查找图像处理器确定的观看者的位置所对应的液晶光栅状态值,所述液晶光栅状态值包括多个相邻的光栅单元及所述多个相邻的光栅单元中每一个光栅单元各自的驱动方式;
光栅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遍历模块查找到的液晶光栅状态值,驱动液晶光栅;以及
显示屏,与所述液晶光栅相邻设置,用于显示图像信息。
上述裸眼立体追踪显示方法和装置采用图像采集器和图像处理器确定观看者的位置,根据观看者的位置,对应地调整液晶光栅,使得光线传输的方向也随之变化,依然达到观看者的左右眼,从而实现了根据观看者的空间位置调整立体显示区域,使观看者在移动的过程中始终能看到3D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液晶光栅及其包括的光栅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方法中所采用的索引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根据观看者位置变化对应的液晶光栅透光区域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装置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方法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方法,其包括:
步骤S1、图像采集器采集观看者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器为摄像头,利用该摄像头实时采集观看者的图像。
步骤S2、图像处理器在采集到的观看者的图像中获取人脸图像,并根据所述人脸图像计算确定观看者的位置;
图像处理器和图像采集器相互连接,图像处理器可以为处理器或者单片机。除了,根据人脸图像的面积与标准人脸面积的关系来确定观看者的位置之外,图像处理器还可以根据所述人脸图像中左右眼之间的距离与平均人脸左右眼之间的距离确定观看者平行于显示屏的水平移动距离,当然,还可以确定观看者垂直于显示屏的垂直移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9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