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9576.X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孙达义;刘逢春;黄勇;杨佐珍;何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苍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6;A01B79/02;A01C21/00;A01G13/00;A01M21/00;A01F25/00;A01N57/20;A01N47/36;A01N47/30;A01N43/76;A01N43/4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4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公害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麦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三废”及城镇垃圾对麦田环境的影响以及农用化学品,特别是农药、化肥在小麦生产中的不合理使用,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污染,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卫生质量标准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小麦产品的需要,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确保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的重点。
但是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小麦品质不稳定、忽视无公害生产,导致专用小麦商品率低,对城乡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小麦的生产和管理缺乏依据,障碍了这项工作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小麦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粮食生产中普遍存在小麦品质不稳定、忽视无公害生产,导致专用小麦商品率低,对城乡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小麦的生产和管理缺乏依据,障碍了这项工作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小麦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具备适宜小麦生长的环境条件及生态条件的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
选用优良的小麦种子,并在播种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
对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的土壤进行秸秆覆盖免耕沃土处理;
遵循预留行双六尺规范种植小麦;
选择合适的播期、播量、播种方式,在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种植小麦;
科学制定施肥原则及数量,因地制宜确定施肥方式;
对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的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及化学除草。
进一步,所述在播种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的实现方法为:
对包衣的种子通过机械筛选方法进行精选;
未包衣的种子在播种前晒种2-3天,播种时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克拌10公斤麦种,即拌即播。
进一步,所述对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的土壤进行秸秆覆盖免耕沃土处理的实现方法为:
水稻散籽为绿豆色时排干田水,以收稻时开裂不陷脚为好,水稻收割后及时开好背沟和主沟,对于难排水的田和沟槽田,应采取小厢开沟;
擦地收割水稻,并随及将脱粒后的水稻秸秆均匀铺于田面,同时亩用瑞莱特腐熟剂5克喷施草或堆沤;
免耕第一年的田块,应增加10-20%的用肥量,增加追肥用量和次数;
免耕小麦的播种时间一定要比常规栽培提早3-5天,撒播的用种量增加10%,撒施的肥料和撒播的种子要尽可能接触到土面,播种遇旱时要注意保湿出苗。
进一步,所述预留行双六尺规范为:
海拔700米以上大春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对无水源保障的动摇田、望天田及旱地的改制,实行麦—菜—玉—菜—苕或豆分带轮作,在小春时,6尺小麦、6尺蔬菜或饲料;在大春时,秋菜收后种早玉米,小麦收后种红苕或黄豆,早玉米收后种秋菜;
700米以下场镇附近及大春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地区,实行麦—菜—花生—菜—苕或豆分带轮作,在小春时6尺小麦,6尺蔬菜或饲料,在大春时秋菜收后种早花生或早玉米,小麦收后种黄豆或红苕或花生,早玉米、早花生收后种秋菜。
进一步,所述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中小麦的播期为:海拔700米以上地区10月20日-25日播种为宜,海拔700米以下的地区10月25日至10月30日播种为宜;
所述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中小麦的播量以培育健壮的个体和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为原则,最合适的基本苗为:净作小麦每亩15-18万,亩用种10-12公斤;预留行小麦每亩10-13万,亩播种6-7公斤;
所述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中小麦的播种方式为:小麦播种前完成施底肥、深耕预留行、整地三个环节;
播种时最好采用机播,行距6寸,窝距3寸,亩播3.3万窝,无条件的地区应采用精量均匀条播,亩基本苗达到15-18万。
进一步,所述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中小麦的施肥原则为:
以有机肥为主,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所使用农家肥及人畜粪便应腐熟达到无害化标准原则;
所述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中小麦的施肥数量为:按亩产400公斤以上小麦的生产能力,确定施肥数量,亩施氮肥达到10个标准氮以上,磷、钾各占氮肥的1/2;
所述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中小麦的施肥方式为:
亩施腐熟圈肥1000公斤、生物有机肥50公斤及配方肥35公斤作为底肥,养分总含量40%以上,含氮量不低于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苍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未经四川省苍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9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增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黑色中性笔墨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