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管基础施工的抛石溜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79363.7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利;孔令磊;丰贯凌;张怡戈;沈家海;徐文华;郭宝华;吴致宏;张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港航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10 | 分类号: | E02D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6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施工 抛石溜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域中沉管基础施工设备,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水域中沉管基础抛石作业所使用的抛石溜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沿海开发热潮,相应的沿海工程施工增多,在海域进行围堰岛隧施工时需要进行围堰岛施工,采用钢管桩构建围堰岛壁,然后进行抛石填石作业,再进行夯平,形成牢固的岛壁围堰结构。抛石填海作业时沉管基础工程的重要环节,由于抛石作业的海域的水体深度及环境有很大差异,对抛石作业的精度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直接从运转装置上进行石料抛投,则抛石精度低效率也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抛石安全性。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抛石作业并提高抛石作业效率成为目前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高效和定位抛石要求的沉管基础施工的抛石溜管系统,其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快捷,通过活动套装设置的溜管实现了抛石地点和深度的精确定位,同时能够实现溜管的简捷首收放,保证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要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沉管基础施工的抛石溜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石溜管系统包括活动套装设置的溜管,所述一溜管的上端设置有吊装部,另一溜管的下端也设置有吊装部;各溜管的上下端均设置有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溜管为筒状管,多个筒状管伙活动套装设置,所述最内侧筒状管的上端外侧对称设置耳板,所述最内侧筒状管的下端设置有外凸的限位部。
一实施方式中,溜管包括一最外侧筒状管,最外侧筒状管的下端外侧对称设置耳板,所述最外侧筒状管的上端设置有内凸的限位部。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最外侧筒状管的相邻筒状管的上端还设置有最外侧筒状管的上行限位部。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最外侧筒状管的下端侧部还设置有牵引滑轮,该牵引滑轮为对称设置的两组。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溜管的侧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分布在各溜管的中上部侧壁。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溜管的外侧壁固定有一肋板,所述肋板沿溜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溜管的外壁设置。
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溜管具有一最外侧筒状管,该最外侧筒状管的内壁开设有与其相邻的筒状管的肋板相配合的凹槽。
该沉管基础施工的抛石溜管系统采用多节套装设置的溜管组成,溜管为筒状管,通过筒状管上下端设置的限位部可以套装收缩也可以伸长打开,最内侧溜管位于最上端,该最内侧溜管的上端为抛石漏斗连接口,该最内侧溜管的上端外壁上焊接设置耳板,该抛石溜管系统可以通过该耳板实现固定或枢接。耳板为对称设置的两组,相应的最外侧溜管的下端外部也焊接设置耳板,该耳板作为固定端或者收起时的牵引端。在该最外侧溜管的下端外壁还设置有对称的两组滑轮,通过牵引索可以借助该滑轮,控制溜管向下的伸缩活动,实现根据抛石施工情况进行溜管长度的控制。为消除抛石过程中石料在溜管内移动所引起的压力变化,可在溜管的侧壁上开设通孔,以实现透水或透气补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沉管基础施工的抛石溜管系统能够满足高效和定位抛石要求,其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快捷,通过活动套装设置的溜管实现了抛石地点和深度的精确定位,同时能够实现溜管的简捷首收放,保证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抛石溜管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沉管基础施工的抛石溜管系统主要有四节活动套装设置的溜管10、20、30和40组成,溜管均为筒状管,最内侧的筒状管10的上端外侧壁对称焊接设置有两个耳板11,借助该两耳板可以实现该抛石溜管系统的固定安装。最内侧筒状管10的下端设置有外凸的限位部12,该限位部12可以是外径大于最内侧筒状管10的管状体或者金属焊接片。该最内侧筒状管10相邻的筒状管20的上端和下端外壁均设置有限位部,该筒状管20的上端外壁设置有内凸的限位部21,该限位部21可与最内侧筒状管10下端的限位部12之间限位配合。该筒状管20的上端外壁还设置有一外凸的外筒限位部22,位于该筒状管20外部套装的筒状管30在该外筒限位部22的作用下位于该外筒限位部22的下端。筒状管20与筒状管30具有相同的结构。筒状管30的上端设置有内凸的限位部32和外筒限位部31;筒状管30的下端还设置有一外凸的外筒限位部33。最外侧筒状管4的下端外侧对称设置耳板44,用于实现抛石溜管系统的吊装固定,最外侧筒状管40的上端设置有内凸的限位部41,下端设置有外凸的限位部43。具体应用中,该最外侧筒状管40的下端侧部还可设置有牵引滑轮,该牵引滑轮为对称设置的两组。通过该牵引滑轮可由牵引索来控制溜管的伸缩长度。各溜管的侧部均开设有通孔42,通孔分布在各溜管的中上部侧壁。如图2和图3所示,内侧的三个溜管的外侧壁固定有肋板13、24和34,各肋板沿溜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溜管的外壁设置。最外侧筒状管40的内壁开设有与其相邻的筒状管的肋板相配合的凹槽45。该肋板能够有效的降低各溜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并起到定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港航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港航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9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