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加热功率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9210.2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7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陈德珍;马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66 | 分类号: | G05F1/66;C10G1/00;C10B53/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高分子 物料 裂解 加热 功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具体涉及废旧高分子物料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加热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废弃物处理厂商可采用多种工业处理方式对废旧高分子物料进行处理,包括焚烧、填埋和裂解等。其中,采用加热裂解方式能得到多种类型的油气产物。为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更多所需的油气产物,裂解生产工艺需要采用多种过程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加热功率控制,裂解温度控制,压力控制和执行机构控制等。在生产过程中,加热功率控制方法需要满足废旧高分子物料的裂解规律才能更快处理物料,得到更多所需产物,节约加热能源并防止超温结焦。例如:1)当物料为多种混合比例难以预知的PE、PP和PVC组分的混合废旧高分子物料时,按照预设加热控制方案无法保证裂解规律不同的组分都能充分裂解。如果能根据物料裂解状态实时调整加热功率,则可保证物料的所有组分都能充分裂解。而且加热功率能根据物料的实时裂解状态调节有利于根据需要提高特定产物的产率并节约加热能源。2)当加热功率符合物料的实时裂解状态时,还可根据不同组分的裂解特性分阶段处理。如废旧高分子物料中PVC组分在第一吸热峰值所在温度区间会裂解释放大量CL-1离子。当此阶段的加热功率可根据PVC的实时裂解状态进行调整时,可保持释放CL-1离子最强烈的裂解反应温度并且在该阶段结束时及时进入下一阶段的加热功率控制策略。
为了保证在生产中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反应过程安全有效运行,需要对裂解反应装置进行加热功率控制。现有技术中,功率控制的常用方法是根据某种预设的升温曲线进行加热功率控制。由于裂解处理的废旧高分子物料组分品种复杂,混合比例难以预知,进入裂解装置后,按照预设升温曲线,实际物料加热过程中预设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和预设升温速率无法保证未知数量的各种组分都能按照设定工况充分裂解。可能会出现某些组分的废旧高分子物料未能在设定的加热时间能完全裂解,而其他组分的废旧高分子物料已经加热过快而结焦。例如:1)在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生产工艺,需根据特定的废旧高分子物料组分比例而设计某种预设控制升温曲线。比如当物料温度达到380℃时需要保持该温度水平20分钟。而物料的实际组分比例与特定的组分比例有所偏差时,则15分钟可能已经使得某种组分充分反应,而预设的20分钟时间过长。但是根据温度而提供加热功率的控制方法,无法实时进行灵活调整。这样会增加生产过程的时间并浪费能量。2)按照预设温度控制曲线控制加热功率的方法,当裂解装置内出现温度加热不均匀时,可能出现局部加热段出现过热结焦,而加热功率仍然维持很大。此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结焦处加热功率,则很容易恶化裂解反应状况,扩大结焦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加热功率控制方法,本发明方法能根据实时获得的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过程各阶段物料表面形貌参数变化状况进行相应的功率调节。本发明所述的加热功率控制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处理的过程控制方法中加热功率控制无法根据物料实际裂解状况进行实时调整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加热功率控制方法是应用于一个在裂解加热装置中进行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全过程的控制系统中。该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废旧高分子物料,控制目标是实现物料裂解过程耗时短,物料裂解充分,裂解产物的产率符合预期目标等。其中,加热功率控制是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
本发明提出的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加热功率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装置壁面上布置观察窗。观察窗的实际位置可根据具体裂解装置的布置地点和裂解装置大小来设定;
(2)安装温度测量装置并进行裂解装置内的温度采集,以第一频率进行温度采集,频率为1次/秒;
(3)采用高速摄像机在观察窗外拍摄裂解装置内物料表面形貌变化过程的彩色录像;
(4)对步骤(3)中获得的录像文件以n帧/秒的采样速率进行采集,得到物料形貌变化过程的原始图像序列;
(5)对原始图像序列中的每张图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P1···Pk,k为序列的长度,然后将图像序列传输到图像存储器;
(6)对图像存储器上的图像序列中的每张图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包括图像区域剪裁、图像效果增强和图像对象特征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9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自由度大承载面静平衡并联运动模拟台
- 下一篇: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