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片机CAM数据提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9126.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7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武洪恩;王宝仁;广明超;李桂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片机 cam 数据 提取 系统 | ||
1.一种新型贴片机CAM数据提取系统,该系统包括:PCB元件信息表格模块、PCB元件信息分类表格模块、PCB元件图形显示模块、显示设置模块、系统设置模块、连板设置模块、料槽分配模块、CAM数据生成模块。将符合PCB元件显示设置的PCB元件信息分别PCB元件信息表格、PCB元件信息分类汇总表格、PCB元件图形显示,根据当前设置和选择的贴装元件生成贴片机CAM数据文件,能够自动保存贴装进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元件信息表格模块,表格内容包括:元件设计名称、封装形式、是否贴装、贴装状态、料槽号、位置坐标(X、Y、Z)、旋转角度、元件所在层、注释值,其特征在于:可通过“是否贴装”选择框实现对表格中元件的选取,对于相同的元件将同时被选中;对于元件注释信息不完整的元件,可通过修改表格“注释值”项对元件信息进行修改并能自动保存、归类汇总。
3.PCB元件信息分类汇总表格模块,表格内容包括:封装形式、注释值、贴装选项、数量、贴装状态、名称汇总,其特征在于:将PCB元件信息表格中的元件分类汇总统计,通过PCB元件信息分类汇总表格中的“贴装选项”选择框实现对PCB元件信息分类汇总表格中该类元件的选取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元件信息表格模块和PCB元件信息分类汇总表格模块,其特征在于:PCB元件信息表格模块和PCB元件信息分类汇总表格模块之间具有关联性,在两个表格中的任一表格中选取某个或某类元件都可以实现两个表格中所有相同元件的选取,通过该方法实现贴装元件的快速选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元件图形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在PCB图形显示区域中,通过鼠标双击某个图元的图形可实现将该图元的坐标选为贴片机CAM数据中的相对参考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设置模块,系统设置内容包括:系统密码设置、料槽数量设置、供料槽参数设置,其中供料槽参数设置内容包括料位、器件步距、料位偏移、器件高度、器件角度,其特征在于:可根据供料槽参数——料位、器件步距、料位偏移、器件高度、器件角度信息,将贴片机料槽参数信息通过料槽设置模块反应到贴片机CAM数据文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置模块,可设置的显示条件选项包括:是否为贴面元件、元件焊装层、贴装状态,其特征在于:通过是否为贴面元件选择框、元件焊装层下拉列表、贴装状态下拉列表设置显示条件,控制选择当前PCB元件信息表格、PCB元件信息分类汇总显示表格和PCB元件图形显示区域要显示的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连板设置模块,连板设置内容包括:PCB板的行数目、列数目,PCB板宽度、高度,其特征在于:根据连板设置参数实现要加工的PCB连板分布特征图形显示,并且根据连板设置参数计算每块PCB贴装板上待贴装元件的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槽分配模块,料槽分配内容包括:器件封装、器件参数、料位、器件步距、料位偏移、器件高度、器件角度,其特征在于:通过料槽号下拉列表选取料槽号,实现料槽的分配和料槽元件参数的设置,为了避免料槽分配过程中料槽分配重复,料槽分配模块具有料槽分配自检测功能:当鼠标点击“料位”栏时只弹出包含当前所有未分配使用的料槽号的下拉列表,已经分配的料槽号则不予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槽分配模块,可以实现料槽参数的自动填充功能,其特征在于:选取料槽号后系统会根据系统设置中的供料槽参数设置信息,自动将器件步距、料位偏移、器件高度、器件角度等信息填充到料槽号参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91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涡轮轴套的感应淬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旋盘式自动喷涂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