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空心磁性纳米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78903.X 申请日: 2012-06-01
公开(公告)号: CN102744067A 公开(公告)日: 2012-10-24
发明(设计)人: 张铁锐;张东慧;吴骊珠;佟振合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B01J23/75 分类号: B01J23/75;B01J23/889;B01J23/80;B01J23/825;B01J23/83;B01J23/835;B01J23/755;B01J23/89;B01J23/745;B01J35/02
代理公司: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张文祎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类 空心 磁性 纳米 复合 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类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类空心磁性纳米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过程在化学工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大于90%的现代商品生产需要催化过程,故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及其性能研究一直一个重点研究领域。21世纪出现的纳米催化剂因其与传统的催化剂相比具有的优异的催化性能,而被做为第四代催化剂来开发。磁性纳米复合催化剂同时具有纳米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和磁性材料易在外磁场中回收的特性,是纳米催化剂发展的高级形态,近六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文献上已经有许多将催化活性材料与磁性载体成功复合的例子。已经报道的方法有:催化剂在磁性载体上的直接沉积,或者利用无机(C,SiO2等)和/或有机偶联剂(硅烷偶联剂,有机聚合物等)预先修饰磁性载体,然后再与催化活性组分复合。例如,法国的Roucoux等人通过浸渍技术实现了预先制备的Rh纳米粒子与Fe3O4SiO2复合磁性载体的有效复合,并在烯烃和芳香化合物的加氢反应中进行了催化性能评价(Catalysis Today,2012,183,124–129)。

然而,目前报道的磁性纳米复合催化剂中催化活性组分主要集中在贵金属催化剂上,还有少量将配位化合物催化剂与磁性载体复合的报道,但这两类催化剂分别存在储量有限、价格昂贵和配体合成复杂、稳定性差等问题,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并不广泛。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价格相对便宜和原料廉价易得等优点,作为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载体广泛应用于氧化、脱氢、聚合等工业过程中。但目前开发的基于金属氧化物的磁性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工作多为TiO2等纳米光催化剂与磁性材料的复合和少量以磁性材料和固体酸为催化剂的研究,除此之外,基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磁性纳米复合催化剂的研究仅有几篇报道。例如,2007年,Heyon等人利用包覆和浸渍等技术制备了以MoO2为催化活性成分的磁性纳米复合催化剂,并在烯烃环氧化体系中进行了催化性能研究(Angew.Chem.Int.Ed.,2007,46,7039–7043)。

具有空心结构的纳米材料不仅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以及节约材料和成本的优点,而且还具有优于其本体材料的催化活性,引起纳米催化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例如,EI-Sayed等人制备了笼状的空心金属纳米催化剂,在加氢过程中研究其催化性能发现,笼状空心反应器的限域效应使得这类结构的金属催化剂的内壁具有强化催化速率的作用(Nano Lett.,2010,10,3764–3769)。但是,目前,具有空心结构的磁性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的类型、制备方法以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都非常稀少(J.Phys.Chem.C,2009,113,553–558)。故,制备具有空心结构的磁性纳米复合催化剂,开发普适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催化性能,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类空心磁性纳米复合催化材料。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类空心磁性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类空心磁性纳米复合催化材料,分子式为:MOx(OH)/铁酸盐磁性纳米团簇;

其中:MOx(OH)为氧化物、碱式氧化物、金属单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铁酸盐磁性纳米团簇为Fe3O4、CoFe2O4、NiFe2O4、MnFe2O4、CuFe2O4、BiFeO3或ZnFe2O4;所述铁酸盐磁性纳米团簇为任意通过溶剂热、高温热分解和共沉淀等常规方法制备的铁酸盐磁性纳米团簇;

所述复合催化材料具有空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物为Co3O4、Mn3O4、ZnO、CuO、CeO2、SnO2、NiO和La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碱式氧化物为InOOH或FeOOH;所述金属单质为Pt或A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