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距离激光红外夜视摄像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8337.2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振刚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33;G03B15/05;G03B7/26;G03B17/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距离 激光 红外 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夜视摄像机,特别是一种远距离激光红外夜视摄像机。
背景技术
目前,视频监控的发展方向在于室外,室外监控的发展方向在于夜视,夜视的发展方向在于红外,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安防监控系统工程中对夜视监控的需求越来越广,红外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摄像机的主流市场,销量与日俱增,在红外夜视技术应用上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据了解,由于在照射距离、亮度、散热、寿命等方面的局限,LED红外灯在很多领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安防监控工程的夜视要求。而要提高LED红外监控的距离和亮度,就要增加LED灯的数量和功率,势必会牺牲其散热和寿命。因此,想要实现中远距离的夜视监控就得采用新的技术,而激光红外夜视技术能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
随着激光红外灯的技术进步与发展,激光红外灯非常符合特定市场需求,并成为中远距离夜视监控的最佳光源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三次光学透镜并将激光红外灯作为光源的远距离激光红外夜视摄像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远距离激光红外夜视摄像机,由摄像头、CCD图像传感器、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散热器、红外照明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源构成,其特征在于:红外照明模块包括三次光学透镜和红外激光照明器;所述的摄像头连接CCD图像传感器,所述的CCD图像传感器连接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的红外照明模块连接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的红外激光照明器连接散热器,电源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向各模块器件供电。
而且,所述的摄像头采用变焦摄像头。
而且,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采用电源温控技术。
而且,所述的红外照明模块的红外激光照明器固定于散热器上。
而且,所述的红外激光照明器采用金属封装。
而且,所述的CCD图像传感器采用SONY的HAD CCD芯片。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中采用的红外照明模块具有以下优势:照射距离远:常规产品的照射距离可达数百米;功能多:采用红外激光灯的摄像机可以自动调节镜头的焦距,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可以根据移动的物体或人的远近和移动速度自动调节镜头的长短,提供清晰地图像质量;清晰度高:红外LED摄像机在夜间能看见图像,但是看不清人脸;采用红外激光灯的摄像机则可以无视光线的强弱,通过激光红外部件以及超低照度光元件,该摄像机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实现200-800米高清夜视,同时保证图像清晰。远距离夜视摄像机极好的夜视性能使其适用于低照度或全黑的应用场景,具体包括:机场、海岸线、港口、码头、边境、海关、高速公路和森林防火等需要远距离监控的场合。
2、本发明采用三次光学透镜,对红外激光照明器的激光光束进行聚焦,使其可在无可见光或者微光的黑暗环境下实现远距离的摄像监控。
3、本发明采用的红外激光照明器不容易出现散光和过分集光现象。
4、本发明采用散热器和电源管理模块,保证了红外激光灯的功率,即使在长距离红外灯发热量大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电流不稳定而烧坏红外激光灯的现象。
5、本发明采用独特的激光电源温控技术,激光红外灯可处于恒定的工作温度,产品的寿命也有了极大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远距离激光红外夜视摄像机,由摄像头、CCD图像传感器、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散热器、红外照明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源构成,其特征在于:红外照明模块包括三次光学透镜和红外激光照明器;所述的摄像头连接CCD图像传感器,所述的CCD图像传感器连接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的红外照明模块连接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的红外激光照明器连接散热器,电源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向各模块器件供电。
结合图1,阐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远距离激光红外夜视摄像机主要用于在无可见光或者微光的黑暗环境下,采用红外激光照明器的红外发射装置主动将红外光投射到物体上,红外光经物体反射后进入摄像机镜头进行成像。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由红外光反射所成的画面,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画面,这时便可以拍摄到肉眼看不见的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振刚,未经毛振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