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炉氨水系统焦油渣预分离与去除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299.0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党锋;杨晓峰;张显;乔勇;郝陇岷;雍忠磊;方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B01D21/24;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氨水 系统 焦油 分离 去除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焦炉氨水系统内的焦油渣预分离与去除工艺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在钢铁生产企业中的7.63米焦炉一般采用全负压操作的PROVEN系统,其在工作时会有大量的煤粉、焦粉进入吸煤气管道,随着氨水一起流入焦油渣预分离器。对于此类焦油渣,传统工艺通常使用焦油压榨泵、稠物过滤器、焦油渣预分离器地下放空槽等设备结合予以清除(参阅图1),再使氨水等进入后道工序100,但其存在诸多缺陷,例如:
(1)焦油压榨泵(1-5、1-6)属进口设备,单台造价在100万元左右,价格昂贵,且维修困难;
(2)虽然焦油渣破碎泵能进行焦油渣的破碎,但只局限于小颗粒,大颗粒焦油块无法处理仍需排出;
(3)焦油渣预分离器1-1、1-2下部稠物过滤器底部排渣管径小,经常性出现大块焦渣堵塞阀门,需全开阀门才能排出。在氨水压力较大情况下,造成排渣量大且迅速,极易发生满流,影响现场环境;
(4)如图1所示原工艺焦油渣经稠物过滤器(1-3、1-4)排出后,进入地下放空槽(1-8),然后使用液下泵(1-7)排出。但液下泵只具备外排氨水功能,对已经进入地下放空槽大块焦油渣不具备处理能力。焦油渣在地下槽内沉积,堵塞液下泵管道,最终造成地下槽容积减少,需每月人工清理,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极大影响现场操作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氨水系统焦油渣预分离与去除工艺及系统,其能大幅提升氨水中焦油渣预分离及去除效果、省去焦油渣入地下放空槽流程,改善现场操作环境、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焦炉氨水系统焦油渣预分离与去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焦油、氨水与焦油渣的混合物通过焦油渣预分离器进行初步分离;
(2)将初步分离出的焦油/氨水混合液输入下道工序,同时将初步分离出的焦油渣与残留的焦油、氨水混合物输入机械化澄清槽;
(3)通过机械化澄清槽对焦油渣与残留焦油、氨水混合物进行重力分离,上层为焦油/氨水混合液,下层为焦油渣;
(4)将步骤(3)所获焦油/氨水混合液排入容置槽罐,随后将容置槽罐内的焦油/氨水混合液输入焦油渣预分离器中;
(5)将步骤(3)所获焦油渣通过刮渣机构从机械化澄清槽内刮出,并移送至焦油渣添加装置内配煤。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容置槽罐采用地下放空槽,且通过地下放空槽内设置的液下泵将焦油/氨水混合液输入焦油渣预分离器中的。
优选的,步骤(5)中是首先将焦油渣从机械澄清槽中刮出,并转入焦油渣箱中,而后再将焦油渣移送至焦油渣添加装置内配煤。
一种焦炉氨水系统焦油渣预分离与去除系统,包括:
用于对焦油、氨水及焦油渣的混合物进行初步分离的焦油渣预分离器;
用于承接初步分离后所获焦油渣与残留焦油、氨水混合物,并进行重力分离的机械化澄清槽,所述机械化澄清槽内设有用于将焦油渣刮出的刮渣机构;
用于承接从机械化澄清槽内刮出的焦油渣的焦油渣箱;
用于容置焦油/氨水混合液的容置槽罐,
所述焦油渣预分离器、机械化澄清槽以及容置槽罐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化澄清槽通过焦油密封装置与焦油渣箱连接。
所述焦油渣预分离器为两个以上。
所述容置槽罐采用地下放空槽,所述地下放空槽内设有液下泵,所述液下泵经管道与焦油渣预分离器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焦炉氨水系统焦油渣预分离去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组件及其附图标记分别为:焦油渣预分离器1-1、1-2,稠物过滤器1-3、1-4,焦油压榨泵1-5、1-6,液下泵1-7、地下放空槽1-8;
图2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组件及其附图标记分别为:焦油渣预分离器1、2,机械化澄清槽10,焦油密封装置11,焦油渣箱12,地下放空槽8,液下泵4,管道3、5、6、7、9、13、14,集中放散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细水雾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