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安丝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274.0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丁靖志;倪穗佳;孟锐奇;李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奥泰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7/18 | 分类号: | C12P17/18;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张广育;姜建成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州市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菌素 发酵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改进的生产安丝菌素的发酵培养基,属于生物工程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丝菌素(Ansamitocin)是珍贵束丝放线菌(Actinosynnema pretiosum)产生的美登素类(Maytansinoid)抗肿瘤抗生素。其母核为19-C的大环内酰胺环(安莎类)或I型多聚酮类,C-3侧链连接有不同长度的碳链,主要成分为AP3,其侧链为异丁酰基(本说明书中用AP3代指安丝菌素P3)。AP3的分子量为635.2,分子式为C32H43ClN2O9,难溶于水(纯水中溶解度20mg/L,室温常压),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乙腈等溶剂。AP3分之式见附图1。安丝菌素具有很强的真核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作用机理是覆盖微管的长春花碱结合点,从而阻止了微管的聚合。
无论临床前、临床研究还是最终药物生产,都需要足够的安丝菌素原料,因此大规模高产工艺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报道的安丝菌素AP3最高产量是,使用的是基因突变株Actinosynnema pretiosum PF4-4(ATCC PTA-3921)在900L发酵罐规模中304mg/L,20mL/250-mL摇床中435mg/L(专利CN 101103120A,WO 03/064610A2)。对于常用的标准菌种Actinosynnema Pretiosum Ssp.Aurantium(ATCC 31565),报道的最高产量是86mg/L,最大规模是1100L(CN 1432068A);摇床阶段,标准菌种的400多例的摇瓶统计学效价为61±35mg/L,极大值最高不超过221mg/L(WO 03/064610A2)。
在中国,安丝菌素的发酵技术研究文献很少,主要是采用固体发酵(CN 101319241A,2008;CN 1490322A,2003,没有效价报道和效价低于40mg/L)。最近的文献是摇瓶液体发酵效价68mg/L(韩国配方)(JINXIA LIN,2010)。
对AP3发酵配方的研究,文献(CN 101103120A,2005;WO03/064610 A2,2003)列举了很多配方,其主要培养基组分是:糊精、麦芽糖、Proflo(棉籽粉)、大豆粉、玉米浆蛋白等,并公开部分突变株在各种配方中的AP3效价表现,但没有详述各组分的最佳浓度范围。韩国有几篇文献(BANDI等,2005,2006)公开了培养基配方组份筛选的研究过程。韩国2005年发表的论文中,作者先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因子,11个组分入选:葡萄糖、麦芽糖、糊精、蔗糖、酵母抽提物、豆饼粉、酸水解酪素、Polypeptone(多聚肽粉)、玉米浆、棉籽粉、豆胨。从中选出四个:蔗糖、糊精、多聚肽粉、酵母抽提物,经过2轮RSM CCD(响应曲面法中心组合设计)筛选出最佳浓度范围:4.5%蔗糖、4.5%糊精、0.16%多聚肽粉和0.86%酵母抽提物。摇瓶30mL/250mL使用ATCC 31565标准菌种的表达效价是45.2mg/L。韩国2006年发表的论文中,使用了突变改造的asm-菌种,用2轮RSMCCD筛选出最佳浓度范围:糊精6.0%、麦芽糖3.0%、棉籽粉0.53%和酵母抽提物0.45%。30mL/250mL摇瓶asm-菌种AP3效价最高点79.0mg/L。而韩国(Ychang,2004)在更早的时候还发表了会议论文,有显著影响的培养基成分是葡萄糖、酵母抽提物、麦芽抽提物、乳糖、KH2PO4和CaCO3,没有报道实际的AP3效价。
总的来看,培养基的主要C源是糊精、麦芽糖、蔗糖、葡萄糖;而主要N源则很多:棉籽粉、大豆粉、玉米浆、多聚肽粉、酵母抽提物。明显,C源成分比较稳定,而N源都是有机复合物,成分复杂,不同来源和批号的N源很难保持发酵原料质量的稳定。珍贵束丝放线菌也能代谢硝酸盐(USP 4356265,1982)和铵盐。专利(WO 03/064610A2,2003)中一个配方也含有(NH4)2SO40.05%w/v。然而,林锦霞等(JINXIA LIN,2010)研究了培养基中铵离子对AP3产率、关键酶活和转录活率的影响。其结论是铵离子能显著降低AP3效价,但对生物量、糖耗、异丁醇的消耗影响不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奥泰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百奥泰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