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硅合金的多层金属欧姆接触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78089.1 | 申请日: | 2012-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8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任春江;陈堂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9/45 | 分类号: | H01L29/45;H01L29/778;H01L21/28;H01L21/335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合金 多层 金属 欧姆 接触 系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采用硅合金的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多层金属欧姆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源电极(16)和漏电极(17)所采用的欧姆接触金属系统从AlGaN层(13)上表面处依次为第一TiSi合金金属层(51)、Al金属层(52)、第一阻挡金属层(53),以及第一Au金属层(54),所述的第一阻挡金属层(53)由Ni、Mo、Pt、T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金属的组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采用硅合金的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多层金属欧姆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TiSi合金金属层(51)的厚度15nm-30nm,Al金属层(52)与TiSi合金金属层(51)的比值在3-10,第一阻挡金属层(53)的厚度10nm-30nm,第一Au金属层(54)的厚度20nm-50nm。
3.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采用硅合金的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多层金属欧姆接触系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
一、在AlGaN势垒层(13)上涂敷光刻胶层(22),之后曝光并显影去除需要形成欧姆接触区的光刻胶;
二、双源电子束蒸发或者溅射第一TiSi合金金属层(51)到AlGaN势垒层(13)、光刻胶层(22)上;
三、电子束蒸发或者溅射Al金属层(52)到第一TiSi合金金属层(51)上;
四、电子束蒸发或者溅射第一阻挡金属层(53)到Al金属层(52)上,第一阻挡金属层(53)由Ni、Mo、Pt、T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金属的组合组成;
五、电子束蒸发或者溅射第一Au金属层(54)到第一阻挡金属层(53)上;
六、剥离去除光刻胶(22)以及其上的第一欧姆接触金属层(21)得到源电极(16)和漏电极(17);
七、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热退火使得源电极(16)和漏电极(17)与AlGaN层(13)形成欧姆接触。
4.一种采用硅合金的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多层金属欧姆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源电极(16)和漏电极(17)所采用的欧姆接触金属系统是从AlGaN层(13)上表面处开始依次为Ti金属层(61)、第一AlSi合金金属层(62)、第二阻挡金属层(63)和第二Au金属层(64),其中第二阻挡金属层(63)由Ni、Mo、Pt、T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金属的组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硅合金的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多层金属欧姆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Ti金属层(61)的厚度15nm-30nm,第一AlSi合金金属层(62)与Ti金属层(61)的比值3-10,第二阻挡金属层(63)的厚度10nm-30nm,第二Au金属层(64)的厚度20nm-50nm。
6.如权利要求4的一种采用硅合金的铝镓氮/氮化镓高迁移率晶体管的多层金属欧姆接触系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
一、AlGaN势垒层(13上)涂敷光刻胶层(22),之后曝光并显影去除需要形成欧姆接触区的光刻胶;
二、电子束蒸发或者溅射Ti金属层(61)到AlGaN势垒层(13)、光刻胶层(22)上;
三、双源电子束蒸发或者溅射第一AlSi合金金属层(62)到Ti金属层(61)上;
四、电子束蒸发或者溅射第二阻挡金属层(63)到第一AlSi合金金属层(62)上,第二阻挡金属层(63)由Ni、Mo、Pt、T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金属的组合组成;
五、电子束蒸发或者溅射第二Au金属层(64)到第二阻挡金属层(63)上;
六、剥离去除光刻胶层(22)以及其上的第二欧姆接触金属层(31)得到源电极(16)和漏电极(17);
七、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热退火使得源电极(16)和漏电极(17)与AlGaN层(13)形成欧姆接触。
7.一种采用硅合金的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多层金属欧姆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源电极(16)和漏电极(17)所采用的欧姆接触金属系统从AlGaN层(13)上表面处开始依次为第二TiSi合金金属层(71)、第二AlSi合金金属层(72)、第三阻挡金属层(73),以及第三Au金属层(74);所述的第三阻挡金属层(73)由Ni、Mo、Pt、T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金属的组合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0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杆式低温盐水机组
- 下一篇:一种热水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