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牌类型识别中的车牌字符序列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001.6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帧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54 | 分类号: | G06K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葛松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牌 类型 识别 中的 字符 序列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牌类型识别中的车牌字符序列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智能化的方案管理车辆成为必然。现有技术中车牌识别在智能交通领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其在交通流量监测、高速公路卡口收费、闯红灯违章车辆监控及社区自动收费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车牌类型识别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车牌定位、车牌矫正、车牌字符分割和字符识别等几个主要步骤。字符分割步骤在该车牌类型识别中是比较重要的步骤,这是因为字符分割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后续字符识别的准确性。
目前,在车牌类型识别的过程中常用的字符分割方法包括:垂直投影方法、模板匹配算法、聚类分割算法等:
垂直投影方法在程序逻辑设计方面较简单,并且易于实现、计算量小,但是当车牌中存在字符粘连的问题时,无法达到比较好的分割效果,并且该方法在汉字的不连通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模板匹配算法能够较好的解决字符分割中存在的如复杂背景的干扰、车牌尺寸的变化、车牌磨损造成字符粘连等难题,但是该方法的逻辑设计复杂,循环扫描执行功能较多,导致字符分割的效率较差,并且该方法对字符的左右边界确定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而聚类分割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车牌中的汉字不连通的问题,并且能够较好地解决字符分割中存在的噪声干扰、车牌磨损造成字符粘连等问题,另外通过改变预设类心的坐标,可以较好地的对一些新式车牌中的字符进行分割,但是该方法的逻辑设计比较复杂,循环嵌套较多,执行时间较长,导致字符分割的效率较差,而且为提高预设类心的精度,对车牌的宽度有一定限制,因此该方法的适用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字符分割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较好的解决字符分割问题,从而也不可能准确的识别车牌中的字符序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牌类型识别中的车牌字符序列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车牌类型识别过程中的字符分割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较好的解决识别车牌字符序列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牌类型识别中的车牌字符序列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定位出的车牌所在候选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对定位出的车牌所在候选区域进行预处理;
按照设定的顺序采用垂直投影方法,确定每一列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值之和,根据每一列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值之和与设置的投影阈值之间的关系,判断每一列是否为字符的左右边界,根据确定的每个字符的左右边界,确定每个字符所在的区域;
根据确定的每个字符所在的区域,及设置的宽度阈值合并字符区域,根据合并后每个字符的宽度,对特殊字符所在的区域进行扩展,并根据每个字符的上下边界之间的高度,与车牌所在候选区域的高度去除伪字符区域;
识别去除伪字符区域后该车牌所在候选区域中字符的数目是否不小于设置的字符阈值,将满足该字符阈值的字符序列作为候选车牌序列,根据每个候选字符序列中相邻字符之间的距离选择车牌字符序列。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牌类型识别中的车牌字符序列识别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将定位出的车牌所在候选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对定位出的车牌所在候选区域进行预处理;
字符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按照设定的顺序采用垂直投影方法,确定每一列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值之和,根据每一列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值之和与设置的投影阈值之间的关系,判断每一列是否为字符的左右边界,根据确定的每个字符的左右边界,确定每个字符所在的区域;
字符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每个字符所在的区域,及设置的宽度阈值合并字符区域,根据合并后每个字符的宽度,对特殊字符所在的区域进行扩展,并根据每个字符的上下边界之间的高度,与车牌所在候选区域的高度去除伪字符区域;
字符序列确定模块,用于识别去除伪字符区域后该车牌所在候选区域中字符的数目是否不小于设置的字符阈值,将满足该字符阈值的字符序列作为候选车牌序列,根据每个候选字符序列中相邻字符之间的距离选择车牌字符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帧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信帧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